红方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0|回复: 2

一文读懂中国书法历史与演变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9-20 11:5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简述

中国的书法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名家辈出。无数知名与不知名的书法艺术家创作的艺术珍品,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先秦

甲骨文

甲骨文是指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作为书法,在结构和笔法上是一个独立的体系。

中国有迹可考、确凿可靠的最早文字,应是距今三千多年前殷商时期的甲骨文。

(图1:甲骨文)





石鼓文

石鼓文是指先秦时期的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

石鼓文属大篆(zhuàn)体系。

石鼓文的价值可与甲骨文相媲美,出土后受到历代书法家的重视和喜爱。

(图2:石鼓文)





金文

金文是指刻在或铸在钟鼎彝(yí,古代盛酒的器具)器上的铭文,因此也叫铭文或钟鼎文。

(图3: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





(图4:西周的金文)





(二)、秦,统一文字为小篆,古隶破土而出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国家。为了巩固政权,实行了“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等一系列改革措施。

其中进行了两次大的文字改革,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向前发展。

1.第一次文字改革,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罢其不与秦文合者”,以西周以来的秦系文字为基础,删繁就简,使其规整统一,线条均匀,诏令全国推行。历史上称这种文字为小篆秦篆。

(图5:小篆)





(图6:唐代李阳冰的小篆)





2.第二次文字改革,秦始皇力推程邈“创造”的隶书

小篆为何衰落了?

因为新的文字已经开始孕育产生,这种文字就是秦隶,也叫古隶。相传有个叫程邈的役吏,因得罪了秦始皇入狱十年,在狱中他将流行于民间不正规的隶书加以整理,对篆书的笔画和结构,删繁就简,变圆为方,上奏秦始皇,得到秦始皇的认可,因此赦免了程邈的罪,并封为“御史”,使之因祸得福。

(图7:程邈)





秦隶的推广和使用,为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以后的汉隶、楷书、行书、草书都是以秦隶发展变革而形成的

(图8:秦隶)





(三)、两汉,隶书巅峰,孕育楷行草书新字体

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汉朝建立。汉朝统治426年,分西汉、东汉两个时期。

两汉时期,文化空前繁荣,书法艺术也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展。其间,不仅隶书从秦隶(古隶)逐步发展为汉隶(今隶),而且成为广泛使用的新书体,而古文字经过隶化又迅速孕育出了章草、今草、楷书和行书等新书体。

西汉的简帛书。

从发现的书法资料看,西汉时期主要是书写在竹木简牍和缣帛上的文字,所以称这一时期的文字为简帛书简帛书仍属古隶的范畴,其“身”上保留着很多篆书的痕迹和血脉,但较篆书而言,结构简化,书写快速,并日趋定型和完善,是古隶向汉隶发展过渡时期的书体。代表作《居延汉简》。

(图9:《居延汉简》)





到了汉末三国时期,汉隶的形体美进一步发展,字画上又有了“侧”(点)、“掠”(长撇)、“趯”(钩、挑)、“啄”(短撇),结体上更趋于遒丽、严整,这就形成了楷书。

另外,隶书之所以受重视,主要是在实用上写起来比篆书便捷,为了“便捷”的需要,因而就产生了“隶书之捷”的章草。章草书的特点是字画有波(捺的波折)磔(捺笔),字与字之间无牵连。章草的最初形成时间,应是西汉元帝时史游作“急就章”开始的,后又有崔瑗、杜度、张芝等章草大家。

(图11:史游《急就章》)





差不多在隶书楷化和草化的同时,还出现了一种中间的书体,即行书(又称行押书)。

(四)、魏晋南北朝,行书发红发紫

从曹魏建立到隋统一中国,近四百年中,战祸不已,王朝频繁更迭。但是动荡混乱的时期,却促进了人们思想上的解放,各种艺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尤其是书法艺术的发展,可谓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其盛可与历史上的唐诗宋词、元曲等相提并论,故史有“唐诗晋字汉文章”之说。

魏晋是汉字书体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这一时期,篆、隶书体渐被淘汰,楷、行、草等书体一齐风靡书坛,而尤以行书发展最为突出

钟繇和王羲之便是这一时期的两位书坛巨星,他们博采众长,继承前辈真草行书的用笔,独辟蹊径,于笔墨之外追求韵度;其行草如行云流水,遒美劲健,婀娜多姿,达到“贵越群品,古今莫二,兼摄众法,备成一家”的高度。

王羲之被后世尊为“书圣”,其行书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图12 《兰亭序》)





南北朝,由于南北方历史、地理、民族、政治和生活习俗的不同,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南北两大派。

南朝人重传统学识,更兼山水秀丽之利,艺术发展较快,因南方袭晋制禁立石碑,故法帖较多,婉丽秀媚,富有逸气,具有阴柔之美。但因受二王书风影响太大,人多习一家之法,建树不多。

相比之下,北方的碑刻艺术却大放异彩。北朝无“碑禁”,因此刻碑盛行,称为“北碑”。它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时期的石刻书法,其中流传最多,影响最大的是北魏石刻,正因如此,北碑又称为魏碑。魏碑艺术成就很高,按其体态风格可分为四类:

其一是造像题记,风趣自然,险绝劲拔,锋芒森森,可谓“方笔之极轨也”,代表作为《龙门十二品》;

(图12 《龙门十二品》)





其二是墓志,遒厚精古,俊利疏朗,被历代书家所推崇,代表作为《张黑女墓志》;

(图13:《张黑女墓志》)





其三是摩崖,用笔圆劲,结体宽博,凝重深古,雄健厚朴,代表作为《郑文公碑》;

(图14 《郑文公碑》)





其四是碑碣,用笔方峻,结构紧肃,劲健雄拔,变化无端,代表作为《张猛龙碑》。

(图15 《张猛龙碑》)





魏碑风格继承隶书笔意,结体谨严,笔势厚重,稳健大方,雄强挺拔。由于魏碑书法别具一格,后人也称“魏碑”为一种书体,流传于世,可见魏碑影响之深远。

(五)、隋唐,楷书盛世

唐代,国运强盛,国泰民安,文化方面也博大清新,盛况空前。书法艺术在南帖北碑的影响下,走上了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二个发展创新高峰。

唐代帝王非常重视书法,书法被列为国子监六学之一及考试科目,明确要求必须“楷法遒美”,为书法脱古创新营造了氛围,开创了唐代书法既有继承又有创新的新局,将楷、行、草书,尤其是楷书,推向了顶峰

唐代楷书,不仅在书体的发展上呈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极为成熟,严密精工,而且把书法艺术审美也推向了一个崭新的境界,留下的许多墨迹,至今仍成为人们学习的楷模,唐楷亦被尊为“翰墨之冠”。

(图16  《九成宫醴泉铭》)





唐代行书也值得一提。初唐李邕,善以行楷入碑版,取法“二王”又有六朝法度,自成二家面目。中唐颜真卿,不仅是楷书大家,其行书《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图 17  《祭侄文稿》)





唐碑,唐朝的石刻统称,唐碑比之六朝,可以说是浩如烟海,其数目之多,汉碑、魏碑也为之逊色。

(图 18   《孔子庙堂碑》)





(六)、宋,帖学盛行

经历了秦、汉、晋、唐的发展演化,篆、隶、楷、行、草等五大书体齐备,且完全成熟,其艺术价值,享誉海内外。宋之书法,较之晋唐,已大为逊色,帖学大兴,创势趋衰。

宋太祖赵匡胤对书法不感兴趣,采取漠视态度。宋太宗时,开始注意书法,叫臣子王著把过去帝王名臣的墨帖,编辑成“法帖”,刻在枣木版上,拓赐给大臣,叫《淳化阁帖》,帖中不少是赝品,加之反复翻刻,结果越刻越走形,帖学的盛行带来了诸多消极影响,使得宋代书法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

(图19 《淳化阁帖》)





在仁宗庆历之后,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等四大书法家,提出了由唐溯晋,摒除帖学的主张,使宋之书坛为之一振。他们将诗的理趣和画的意境融会于书法之中,落笔如云,动笔如飞,以流动的点线抒发自己的灵性和情感,开拓了意法同篇的新天地,使书法艺术进入了意法交融的新境界。

(七)、元明,宗唐承宋

元代,阶级民族矛盾激烈,经济文化受损,书法崇尚宋习,帖学盛行,注重结字体态,主张书画同法,“馆阁体”制约了书法的发展。因而虽有发展,但缺少创新,没有自己的时代风格。

明代帝王都崇尚法帖,因而仍是法帖盛行。文人多擅长行草书,他们精心研究书法,为的是能被诏而谋得官职,以致形成了文人注重书画铺设、附庸风雅的风气,尤其对古帖、古墨、古砚、古画异常珍爱,以把玩欣赏古字画为乐事,同时书家大多精诗工画,将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其形之美,简直超过了唐宋。也正是这种倾向,使整个明代书法趋于俗而伤于雅,妍媚有余,而古朴不足

(八)、清,篆隶复兴

中国书法发展到晚唐渐趋颓势,到清代才开始有了转机,因而清代可说是书法中兴的一代。

清代书法可分为两期:帖学期和碑学期。

帖学期,清初沿明,帖学盛行,康熙帝酷爱董其昌书法,而董于明末即誉满江南,加之康熙帝睿赏,声价益重。

(图20  董其昌《临米芾蜀素帖》)





碑学期,乾隆时,由于承平日久,书风转趋丰圆,于是“香光告退,子昂代起”,董书之纤弱,渐渐不为所重。自嘉庆、道光之后,帖学趋衰碑学日盛。清代书法,由帖学到碑学的转变,不像元代学唐学晋那样呆滞,而是有积极促进作用,从此影响到一代书风。

清代楷行草三体均无突破性发展,相比之下,篆、隶两体却一起复兴,名家争雄,成就斐然,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弥补了唐宋以来的不足。

另外,清代继汉之后几成绝响的篆刻亦盛极一时。


参考书籍:

《文化生活与生活的文化》

《书法史话》

《书法百说》

《书法的故事》

《书法与文化十讲》

《书法雅言》

《书法基本原理》

《中国书法常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very goo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向楼主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方窑

GMT+8, 2025-4-9 13:44 , Processed in 0.08630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 www.veikei.com】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