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方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8|回复: 0

天菁瓷器:流传千年【婴戏图】,天真烂漫,妙趣横生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2-12-17 21:3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人一向十分重视儿童的培养,而自古以来,以儿童为题材的艺术品有着自身的产生和发展规律,构成了纷繁复杂、丰富多彩的儿童美术世界。描绘儿童游戏时的画作被称为“婴戏图”或“戏婴图”。


婴戏题材萌芽于战国,后来从唐代描绘妇婴的题材中脱胎而出,这一时期婴戏的题材表现手法略显稚拙,因婴戏的画法脱胎于成人,故早期婴戏画中常出现“小大人”的特征。


磁州窑瓷枕图像摹本

两宋时期是婴戏题材的一个好的巅峰。宋代的孩童形象一扫前代的拙朴感,趋于精准。孩童造型准确生动、形体精炼,更富含真实感和世俗性。宋代时期既有以苏汉臣为代表的表现上流社会审美意趣的《秋庭戏婴图》等宫廷绘画,也有以磁州窑瓷器上笔触流畅、童趣天真表现民间儿童游戏的形象。到了明清两朝,婴戏题材场面常常以众多姿态各异的孩童组成,技法以工笔为主,体现了画师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希望,一直以来深为社会各个阶层所钟爱。


宋代的婴戏图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已能广泛、深入、细致、具体地表现出不同年龄、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活动中的儿童不同神态,注重人物不同的神情特征。


清同治 粉彩百子图大盘
元代并没有出现专作婴戏图的艺术家。婴戏图十分少见,其内容、技法和风格基本承袭宋人的范式。到了明清,在宫廷中出现了一批专擅婴戏图的名家,如金廷标、姚文翰、丁云鹏,作品风格多样,作品数量日益增多。
另一方面,明代以后,婴戏题材尤为皇室喜爱。到了清代,婴戏题材与吉祥图案相结合,并逐渐向吉祥题材转化,成为固定程式。如清乾隆青花粉彩开光婴戏图双蝠耳扁瓶将富丽精致的宫廷艺术与充满生活气息的审美意趣相结合,并最终达到了绝妙的平衡。


扑蝶
该瓶为一对,装饰工艺复杂,采用了清乾隆时流行的双蝠耳,风格细腻精致,是当时官窑瓷器中的精品。瓷器以双开光的形式描绘了两组孩童玩耍的场景,分别均为三名神态活灵活现、动作流畅自然的孩童,第一个场景,孩童在扑蝶,另外一个场景,孩童在剖瓜。
在中国民间的岁时八节中,有一个花朝节。古时每逢花朝,文人雅士就会邀请三五知己,赏花之余互相唱和,扑蝶正是花朝节的节物风俗之一。除此之外,剖瓜也是婴戏中经常出现的场景之一。小瓜为“瓞”,始生时虽小,但其蔓不绝,会逐渐长大,绵延滋生。“蝶”与“瓞”同音,瓜与蝶在一起就寓意“瓜瓞绵绵”;儿童形象与绵绵瓜瓞的结合,可谓对子孙延绵不绝、兴旺发达的双倍希望。


吉祥多纳福
从表现手法来看,传世吉祥图的形成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有关,受到各种思想和民间信仰的影响。


宋 苏汉臣 《长春百子图》(局部)
这种观念在宋代就已流行。譬如,苏汉臣《长春百子图》从某种意义来讲,可以说是一幅吉祥图,有“四季平安、万代长春”之意,因此得“长春”之名。“百”是祥瑞圆满的表征,“百子”则为“多子多福”之意。


婴戏图被大量运用,大多用作传达吉祥寓意,其一是希望多子多孙,包括祝贺生子生孙。其二是希望子孙。其三是希望全家幸福,驱邪祈吉。


画工们在创作中一般要塑造秀美、富态的形象,突出儿童形象的吉利、喜庆的象征意义,人物形象都比较概括,常常只勾勒出形体轮廓,而细部则稍加渲染,不事雕琢。


虽然婴戏图的表现对象为天真烂漫的孩童,但并非是对儿童游戏的单纯描画,同时也寄托了许多特殊的寓意——
◎手握石榴、桃子等果实,取其多福多寿、子孙满堂之意;
◎放纸鸢,寓放飞晦气,迎来好运;
◎骑竹马,寓两小无猜;
◎戴官帽佩官带列黄伞,寓升官晋爵,仕途亨通;
◎坐于麒麟背上,称麒麟送子,寓早生贵子;
◎端午节带钟馗面具嬉戏,寓驱邪除恶,百毒不侵;
◎闹花灯的孩童所举之灯,有象、瓶、戟、鱼等形状,太平景象、吉庆有余之意......


儿童们的生活天地非常广阔,他们的游戏活动丰富多彩。在创造儿童们的艺术形象时,很多瓷上婴戏图吸收了国画、年画的艺术特色把儿童形象与身边的孩子们生活情趣融为一体,兼蓄并收,表现孩子们的精神风貌。这些作品把从生活中观赏到的儿童生活加以提炼概括,把生活美升格到艺术美。遇到倍加欣赏的婴戏图作品,可以收入囊中,不仅寄托自己的殷切期盼,同样也承载着美好的童年回忆!


喜欢瓷器的瓷友,可来公众号“天菁陶瓷工坊”一起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方窑

GMT+8, 2025-4-18 02:01 , Processed in 0.13006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 www.veikei.com】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