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方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3|回复: 0

明清御瓷珍玩鉴赏(十二)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12-28 13: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雍正 粉彩双龙捧寿图折腰大盘
年代清雍正
尺寸D: 54 cm (21 1/8 in.)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雍正本朝

来源:
伦敦佳士得,1992年12月7日,lot 59

著录:《不独帝宫藏》,钱伟鹏主编,上海,2020年,第70页

展览:《不独帝宫藏》,北京晓瓷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扬州文物商店、上海伟鹏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上海中心,2020年8月

本品敞口,折腹,及底内收,下承圈足,体量硕大,气势颇宏。足端露胎处可见胎体坚实。盘内外以粉彩为饰,外壁一周饰红蝠纹,胫部饰碧波海涛,“蝠”因与“福”谐音,海又常冠以寿山福海之名,故外壁纹饰又有“洪福齐天”、“福寿双全”之美好寓意。盘内沿以云鹤为饰,白鹤姿态万千,于祥云间翱翔,寄寓“鹤寿千年”之意。盘心见红绿二龙紧紧围绕着描金团寿相对而视,二龙硕首虬身,怒目利爪,凶猛异常,颇具皇家威严气势。外底心以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本品从红蝠、寿海、云鹤、团寿等装饰题材可以判断,其很有可能为雍正时期宫廷定烧的用于祝寿宴仪的瓷器。另外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二龙龙爪有磨趾的现象。众所周知,明清两朝对于龙纹使用规制极为严格,清代尤甚,如《清史稿》中就有八十二次谈及此。清代官方规定,龙为五爪,蟒为四爪。清世宗雍正皇帝还曾下令“禁止官民人等服用五爪龙纱缎”,足见其对尊卑秩序的严格维护。由此推测,本品或为寿宴仪式结束后,由皇帝赏赐给王公大臣或西藏、蒙古上层人士时,为降格而有意为之。其具体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雍正粉彩斐然弈世,然而向来以小件器皿著称,而若本品般之恢宏之作,在雍正“粉彩群芳”盘类作品中亦称得上是扛鼎之作。另外,此式粉彩双龙捧寿大盘,仅烧制于雍正一朝,此后未见,更值珍视。


清康熙 黄釉牺耳盖罐
年代清康熙
尺寸H: 32 cm (12 5/8 in.)

尊覆带宝珠钮盖,直口,溜肩,颈部两侧置对称牺耳,腹身向内斜收,平底。底部露胎处仍见垫烧时所留的火石红痕迹。尊内外施黄釉,釉面均匀明净,呈色鲜亮雅致,沉着典雅,内膛修胎痕明显,颇具时代特点。黄釉瓷器自明代起,便用作祭祀方丘(地坛)的祭祀用器。据《大明会典》卷二百零一载:“嘉靖九年,定四郊各陵瓷器:圜丘青色,方丘黄色,日坛赤色,月坛白色,行江西饶州府如式烧解。” 根据目前资料可知,此式黄釉牺耳尊出现于明代弘治时期,以娇黄釉作品著称于世,后朝虽有烧造,但传世并不多见。此种用瓷器作为祭器的习俗,在清代时得以沿袭。但二者区别在于施釉方式略有不同。明代黄釉牺耳尊以高温白釉为底,釉上再施低温黄釉。因此对胎体的遮盖能力较强。而清代早期黄釉牺耳尊,直接在胎体上施低温黄釉,因此釉下胎骨明显,本品即为此属。另外,据清代《皇朝礼器图式》记载得知,黄釉牺耳尊属于地坛和社稷坛所用祭祀礼器。如“地坛正位尊用黄色瓷,形制大小同天坛正位”、“社稷坛正位尊用黄色瓷,通高九寸四分……形制同天坛正位”。若按清尺折算,本品当属地坛正位尊。本品应为康熙时期,皇家专为地坛所定制的地坛祭祀用器,其等级高贵,而且尊、盖一起保留至今,颇为不易,值得珍视。


清咸丰 红釉玉壶春瓶
年代清咸丰
尺寸H: 30 cm (11 7/8 in.)
“大清咸丰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咸丰本朝

本品侈口,束颈,溜肩,圆弧腹略垂,及底内收,下承圈足,足墙微外撇,胎体细腻紧致,造型周正俊秀,线条流畅。瓶外壁通施红釉,发色纯净,均匀光滑,鲜红欲滴,似血如霞,娇艳动人。外底心以青花书“大清咸丰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红釉是明永宣时期景德镇窑创烧的著名品种,釉色似初凝牛血,深沉凝练。红釉的烧制不易控制,若是颜色匀净者,非常难得,因而十分名贵,明中晚期曾一度失传,至清代才恢复烧造,色泽更加艳丽。咸丰一朝由于受太平天国运动影响,仅咸丰元年和二年官窑瓷器可以正常烧造和起运,至咸丰三年,景德镇便陷入战乱,烧成瓷器无法正常运输。根据清宫档案记载,咸丰三年至四年,内务府曾多次催促九江关交运瓷器,却无法运达。无奈之下,咸丰皇帝于五年下旨“磁器贡着暂缓呈进,俟全江肃清,军备完竣,再行呈进。”而直到同治时期,太平天国运动才被镇压。由此可知,咸丰官窑瓷器的正常烧造只有咸丰元年和咸丰二年(1851-1852年)两年时间,其烧造量必然极小,流传至今的更是凤毛麟角。虽然数量稀少,但咸丰御窑瓷作的质量却丝毫不输前朝,本品即为一例咸丰御窑红釉佳作。


清雍正 青釉凸花折枝花果纹大碗
年代清雍正
尺寸D: 33.5 cm (13 1/4 in.)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雍正本朝

来源:
杰弗里·坎利夫(Geoffrey Cunliffe)旧藏;
美国私人旧藏;
中国嘉德,2019年11月17日,lot 3469

杰弗里·坎利夫(Geoffrey Cunliffe)是1950-60年代英国著名中国陶瓷及青铜器收藏家罗尔夫·坎利夫(Rolf Cunliffe)勋爵之弟,其家族收藏皆于2002年前释出。

碗撇口深腹,尺寸巨大,气势恢宏,外壁以浮雕技法装饰纹样,画面以莲叶、荷花及牡丹为主体,间以石榴、月季等祥花瑞果,上下空白处还填以祥云。图案布局得当,繁而不乱,疏密有致,独见匠心。碗内外通施青釉,肥厚滋润,宛如美玉琢成,又似碧水凝冰。足底涂铁汁护胎釉,底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青花篆书款。此碗体量巨大而毫不变形,可见雍正御窑技艺之高,其釉色仿自宋代龙泉。唐英《陶成纪事碑》中称此类作品为“仿龙泉宝烧”。《匋雅》赞誉此类作品:“内平外凸之雕花豆青海盌。雍乾皆有之。式样绝巨,而甚为精致。”今观此碗,可见陈浏所赞诚不为过。
图片来源于网络、嘉德拍卖行等;文章内容参考自网络、书籍;若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方窑

GMT+8, 2025-4-18 02:01 , Processed in 0.12779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 www.veikei.com】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