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方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1|回复: 1

世界上最贵的瓷器——汝窑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2-9-20 16: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代文献上所说的“汝窑”系指北宋时期专为宫廷烧造天青色釉青瓷的窑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五大名窑”——汝、官、哥、定、钧窑中的汝窑,有人称之为“汝官窑”。
汝窑之所以被后世推为“五大名窑”之首,最重要的原因是其所施淡天青色釉清淡含蓄、不温不火,满足了古代文人、士大夫在色彩方面的审美追求。汝窑青瓷选料精心、做工考究、胎体较薄,绝大多数都光素无纹饰,个别采用刻、印花装饰。其基本特点是造型秀丽、香灰色胎、淡天青色釉,大都采用满釉“裹足”支烧,釉面多开有细碎冰裂纹。
  由于烧造时间短且烧成难度大,从文献记载看,汝窑瓷器在南宋时期就已有“近尤难得”之说,流传至今的产品数量则更为有限。目前留传下来的汝官窑产品不足100件,大部分收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英国大维德基金会及日本的某些博物馆中。
汝窑作为宋代五大民窑(哥窑,汝窑,官窑,定窑,钧窑)之首,历来都是最受关注也最有争议的宋代瓷器。自1986年发现汝窑遗址以来,关于汝窑的争议及疑虑就一直不断,本文根据故宫博物院最新研究整理,希望各位汝窑爱好者各抒己见,聊聊对汝窑的几件事。
一、关于传世汝窑瓷器数量
以往一般认为传世汝窑瓷器只有六、七十件,此次故宫博物院研究人员最新统计结果是100多件。虽然不可能做到涵盖全部(比如说有学者又提供了个别线索)。



汝窑天青釉弦纹樽,宋,高12.9cm,口径18cm,底径17.8cm

二、关于汝窑的性质
以往曾有学者指出南宋文人笔记所说的北宋官窑应该就是汝窑。也有学者认为既然南宋文人笔记提到“宣、政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那么,北宋官窑应在北宋都城汴梁(今开封市)。本次有学者进一步考证后认为,北宋汝州为京师辅州,京师应指广义京畿之地,而非狭义京都、汴京之意。“京师自置窑烧造”系指朝廷在京师辅郡汝州青岭镇(现宝丰县大营镇)置窑烧造。因此,北宋官窑即应是汝窑。



宋汝窑青釉洗-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2017年10月3日上午十点多的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这件以8000万港元起拍,经过多轮竞价,以2.6亿元港元落槌,加上佣金超过2.94亿港元,打破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据称,目前全球存世的汝窑,其中私人收藏的仅四件,本次拍卖的就是这四件中的其一。



三、关于汝窑的烧造时间
此次在以往研究基础上又提出新的说法。比如说,以往笼统认为汝窑烧造御用瓷器的时间是在北宋末年;或在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至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期间,前后约20年左右;还有学者认为始烧于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至宣和末年(1125年),盛烧约40年。在此基础上,本次会上有学者又提出了是在政和四年(1114年)以后至北宋灭亡(1127年)前后约13年的新观点。



汝窑天青釉碗,宋,高6.7cm,口径17.1cm,足径7.7cm

四、关于汝窑瓷器的用途
学者将汝窑瓷器分为香器、花器、酒具、茶器、食器、祭礼器等几大类,并结合古代绘画、文献等对其功能做了具体考证。



北宋汝窑青瓷奉华款纸槌瓶



北宋汝窑青瓷橢圆小洗底

从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及国内外其他少数博物馆所藏北宋汝窑青瓷看,其釉色变化不大,虽有深、浅的细微差别,但都离不开“淡天青”色这个基本色调。很可能正是这种深浅适中的和谐色调满足了北宋上层社会在感官上对颜色的捕捉、迎合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才使北宋上层社会喜欢上汝瓷。 由于传世汝窑瓷器大都烧造于宋徽宗赵佶(1082~1135年)在位期间(1101~1125年),因此,有学者认为这可能与当时以宋徽宗为首的北宋统治者主导宫廷用瓷有关,而汝瓷给人带来的清淡含蓄之美又很可能与宋徽宗崇奉道教有密切关系。



雅瓷汝窑菊瓣瓶



雅瓷汝窑天地人花器



雅瓷汝窑西子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昨天 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1v1飘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方窑

GMT+8, 2025-4-7 06:54 , Processed in 0.08811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 www.veikei.com】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