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方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8|回复: 0

【荐展】两个冷门的青铜器展,对杭州来说意味着什么?

[复制链接]

3

主题

3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2023-1-1 10:3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正值三伏天,真是烈日炎炎。有人问我,杭州有哪些充满文化气息的避暑地——我的回答,当然是:博物馆
杭州的博物馆不少,但平心而论,好展不常有。不过这次,有两个冷门的青铜器展,强烈推荐给各位。为什么呢?且听我道来。



西周,公臣簋,现藏岐山县博物馆。器物纹饰简洁规整,显示出周代礼乐制度建立起来以后的那种规范气象。(现正于《繁简之间》展展出)

纵观杭州历史,从“建德人”牙齿为代表的旧石器时代遗存,到民国时期“上海后花园”的时代印迹,整整横跨了5万年的时间。在这5万年里,有8000余年前跨湖桥的“中华第一舟”,有良渚古城所出的“玉琮王”,有甫一出世就惊艳众人的战国水晶杯,有南宋时期无数值得铭记的瞬间与宝贝……
但是,很不巧,在新石器时代与铁器时代之间,杭州的青铜时代,毫无存在感。在辉煌灿烂的良渚文化之后,杭州的地层中久久没有接纳新的宝贝,直到战国中晚期,才收藏了一件战国水晶杯——此时,历史已经越过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了。



战国,战国水晶杯,现藏杭州博物馆。出土于半山北麓,它的出土,显示到战国中晚期,杭州重新开始吸引贵族的目光,回到了文明的核心视野之中。(杭州博物馆常设展展出)

对于一段完整的历史而言,青铜时代的缺失,无疑是巨大的无奈。而近期两个冷门的青铜器展,有望弥补这一缺憾。
来自陕西的《繁简之间——宝鸡出土青铜器纹饰艺术》展,在临平的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展出。该展聚焦商、西周时期(兼及春秋战国)宝鸡地区的青铜器,为我们展示了商周时期关中平原的模样
来自湖北的《江汉荡荡,穆穆曾侯——来自古代曾国的宝藏》特展,在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展出,依历史脉络,以湖北随州地区出土的青铜器,为我们还原了西周初至战国中期汉水流域的真实面貌



西周,艺驭觥盖,现藏扶风县博物馆。(现正于《繁简之间》展展出)

将《繁简之间》展与《穆穆曾侯》展结合起来看,既能比较同时期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文化面貌的异同,又可以窥见商周以至战国,中华文明演进的历史进程。
另一方面,夏商周三代的青铜时代,正是杭州历史所缺失的重要环节;以青铜器为代表的一类文物,也是杭州市民不太见得到的宝贝——更何况,两个展加起来,国家一级文物就有40多件——
这两个冷门的青铜器展,既能补本地历史资料之不足,又可以让市民大饱眼福



战国中期,提梁壶。其上错金银与镶嵌绿松石的工艺,既可以见到战国时期长江流域发达的物质文化,也可以看出,战国之际思想、文化、艺术的大变革,体现在工艺上,便是这样前所未有的创新。(现正于《穆穆曾侯》展展出)

《穆穆曾侯》展,最后一周,要看的可得抓紧了!
《繁简之间》展,还有3周,8月中旬撤展,想看的朋友,也可以安排起来了——



西周,单父丁卣,现藏渭滨区博物馆。(现正于《繁简之间》展展出)

最后,引美籍华裔考古学、人类学家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二版序》的一段话:
在数量上,我们非常显明地注意到在中国所发现的古代青铜器,要比任何其他古代文明中为多;我毫不犹豫地大胆宣称:就已经发现的铜器来说,在中国古代所发现的青铜器的量,可能大于世界其余各地所发现的铜器的总和;在中国所发现的青铜器的种类,又可能多于世界其余各地所发现的青铜器的种类的总和。
人类的进化史上,不论在从“野蛮”到“文明”的转化的程序或原因上多么相似,青铜的重要性像在中国这样中心性的,是少而又少的。不是每个文明都有个“青铜时代”……



春秋中期,唐侯制随夫人行鼎[铭文]。(现正于《穆穆曾侯》展展出)

如果对于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演进,有想要探究真相的好奇心,那这两个冷门的青铜器展,绝对不容错过!



西周早期,虎面当卢,现藏渭滨区博物馆。(现正于《繁简之间》展展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方窑

GMT+8, 2025-4-9 15:47 , Processed in 0.09480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 www.veikei.com】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