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方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2|回复: 4

深度剖析辽代玉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复制链接]

2

主题

2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3-1-5 16:3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玉文化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历史 ,在漫长的发展过 程中影响了世世代代人们 的思想观念及习俗 ,也产生 了丰富的和玉有关的思想 、文化和制度 ,这些物质和精 神的东西成为了光照世界的中国独有的玉文化。 在中国历史上的各个地域 、各个民族都在玉器文 化上尽情地描述着各 民族对玉文化 的理解和阐释 。辽 代玉器是 中国玉文化史上不可缺少的重要一部分 ,辽 代时期玉文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辽代玉器艺术风 格带有淳朴浓郁 的北国草原情调和鲜 明的民族特色 , 它反 映出了游牧民族文化对中国玉文化的重要影响。 辽代是契丹族于公元 916年建立 的中国北方地 区 一 个强大 的少数 民族政权 ,其辖地范 围“东至于海 ,西 迈金山 ,北至胪朐河 ,南至白沟”,“总五京 、六府、州军 百五十六 、县二百有九 、属国六十”。契丹 民族是在草 原上逐水草而居 ,以畜牧游猎为生。本无用玉传统 ,直 到建国以后才承袭了汉地的用玉制度 ,由于本身的游 牧 民族传统使 中国玉文化有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和 重要 地位 。 因此 ,分析辽代玉器在 中国玉文化当中的地位 ,不 仅对丰富契丹等北方游牧 民族玉器的研究 内容 ,而且 对中国玉文化研究也有重要意义 ,还可以明确辽代玉 器在中国玉文化当中的地位 。


一 辽代玉器特色
鲜明的草原民族特色。 契丹 民族是一个开放的民族 ,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开发的进程中吸取了其他民族的文化和逐步接受中最终仓她了自己民族特有的草原特色文化。 以鹅 、雁为题材的艺术品是从契丹开始的,这与北 方草原少数 民族所处 的历史地理环境和生活习俗有着 密切的关系 ,天鹅翩翩的舞姿 、洁 白的羽毛成为了北方 民族的衷爱 ,这与契丹族 尚白的传统有关联 ,所以玉雕 天鹅成为常见 的玉器造型 ,而北方草原常见的虎、鹿 、 羊以及鸳鸯、水鸟 、海东青也因民族喜爱而成为了玉雕 的重要题材 ,富有草原 民族特色的“春水”“秋山”玉是 契丹民族春、夏、秋 、冬四时捺钵制度产生的。《辽史》记 载,春捺钵 :“日鸭子河泺。皇帝正月上旬起牙帐,约六 十 日方至。天鹅未至 ,卓帐冰上 ,凿冰取鱼。冰洋 ,乃纵 鹰鹘捕雁鹅。晨 出暮归,从事戈猎 。……皇帝每至,侍御 皆服墨绿色衣 ,各备连锤一柄 ,鹰食一器 ,刺鹅锥一枚 , 于泺周 围相去各五七步排立。”秋捺钵 :“日伏虎岭。七 月中旬 自纳凉出起牙帐,入山射虎及虎。……每年车驾 至 ,皇族而下分布泺水侧 。伺夜将半 ,鹿饮盐水 ,令猎人 吹效鹿 鸣 ,既集而射之 。谓 之 日‘砥 碱鹿 ’,又称 ‘呼 鹿 ’。”圜因此最早的“春水”“秋山”玉体现在春秋两季的 最具典型的草原文化特色渔猎文化艺术品中。 在辽代 出土的玉器中契丹玉器特有的“管状”形器 的项饰 ,玛瑙金丝球胸饰 、臂饰 ,玉臂鞲 ,组有“吊锤 ” 形 ,马具饰 ,蹀躞带 ,狗 ,鹅 ,盒形佩等玉器被视为民族 特色的玉器。具有典型的北方草原 民族特色文化气息 。



  • 丰富的佛教文化题材。
    佛教发源于印度 ,西汉时期传人中国,“经历 了试 探 、适应、发展 、改变、渗透 、融合等许许多多阶段 ,最终成为中国文化思想 的一部分”『3]。 辽代佛教盛行 ,佛寺布满全国。信徒从帝王贵族到 平民百姓 ,不分男女 ,人数颇多。佛教在辽代迅速发展 , 佛教 的繁荣影响了社会的各个方面。佛教文化对辽代 玉器的使用 、造型 、工艺 、内涵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 的 影响 ,从而出现了丰富的佛教文化题材 的玉器 ,如 :飞 天 、摩羯 、佛像 、佛塔 、舍利 、迦楼罗 、狮子 、法轮 、迦陵频 伽 、舍利罐 、璎珞 、莲花等。 迦楼罗 ,来源于印度古代神话传说 ,佛教“天龙八 部”之一 ,又被称为“金翅鸟”,它在天地间最凶猛 ,有无 穷的威力 ,迦楼罗的形象多为上身为人身 ,下身为鸟 身 ,人面,鸟嘴。用玉雕出的迦楼罗见于辽代 ,成为传世 玉 品 。 莲花 ,印度最受欢 迎的国花 ,生长在沼泽 中,被喻 为尊贵 、纯洁的象征 。也被世人认为能放 出光 明,有着 无量的佛陀。所以,莲花常作为供养菩萨的庄严工具 。 因此佛教文化图案和内容的绘画、塑像 、雕刻等都被视 为佛教题材 的艺术。其他的还有鹿、蛇 、孔雀、猴 、鼠、雁 等也都是和佛教有关的动物。 辽代的佛教玉器表明佛教文化已经深入到契丹族 的社会各个领域 当中 ,佛教玉器种类多 、数量很大 ,是 其他朝代无法 比较的 ,因而成为了中国玉器 的重要组 成部分 。这是辽代玉器很大的一个特点。



  • 豪放、粗 犷的琢玉工艺。
辽代玉器的制作工艺 ,从整体上而言 ,没能摆脱出 唐代雕刻的风格 。大量使用阴刻来表现细部。用对称的 造型设计来体现轮廓 ,有较强的雕塑感。到辽代 中期 以 后 ,契丹族 自身的民族风格在雕琢工艺 当中表现得越 来越明显。如雕刻动物 的时候只用夸张 的寥寥几刀雕 刻出外形轮廓 ,再用点睛方法在重要 的部位上稍加修 理装修 ,便完成了雕琢过程 。还有就是在雕琢上用写实 的方法来表现玉雕的主题部分 ,这种雕法在之前不见 或少见 ,装饰手法趋向写实是辽代玉器装饰 的主要成 就之一 。这种简单 、粗犷、豪放的琢玉装饰手法更好地 表现了契丹 民族本身的那种豪迈的性格 。

  • 辽代玉器的继承


契丹作为北方草原游牧 民族之一 ,本身就没用玉 的习惯 ,建 国以后受到 了中原地 区的用玉思想 、文化 、 艺术的影响 ,契丹族开始吸取和继承了其他 民族 的先 进玉文化 ,并有了自己的发展和创新 。辽代玉器在近两 百年的发展历史当中,传承了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 ,又 有 自己民族特点的创造 。 辽代玉器在造型和装饰法等工艺和文化内涵上继 承 了其他朝代 的特色 ,大量地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文化 , 在辽代出土器物 中我们很容易发现这点 ,中原文化、佛 教文化 、西方文化等内涵的玉器很多 ,辽朝是直接引用 的。如 :玉带 、飞天 、玛瑙管 、龙 、碗 、杯 、摩羯 、螺、鱼等 等 。其中玉带是在辽代玉器中最常见的。玉带最早始于 北周 ,盛行在唐代 。辽开泰七年(1018)陈国公主墓出土 的玉跨银带 和玉镑丝靼 蹀躞 带是最为完整的两条玉 带 。 飞天是佛教“天龙八部”之一 ,职务是奉伺佛陀 ,最 早在中国魏晋南北朝壁画上出现 了大量的飞天 。而最 早 的出土飞天在辽代 ,辽代出土的飞天共有 5件 ,其 中 辽宁朝 阳辽代北塔 2件 ,赤峰市解放营子辽墓 1件 ,辽 宁咯左旗月北岭辽墓 2件都为男相。故推知 ,辽圣宗和 兴宗 ,也就是辽代 中后期佛教发展进入鼎盛时期。以上 诸多举例均保持着传统文化特点 ,无论是造型、装饰工 艺技法 、还是选题等 ,能明显地看 出发展脉络和历史渊 源。通过辽代出土的玉器的了解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 辽代之传承 ,使 中国的玉器发展和制作又向前一步发 展 。 在辽墓 出土的玉器 当中很多汉文化和佛教文化的 玉器 ,辽代玉器在吸收或继承各个领域文化的同时也 创造出了自己民族特色的玉器 ,在中国玉器史上有很 大的成就。辽代玉器数量极多 ,制作精美 ,足以反映出 了辽代玉器 的制作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向前发展的情 况 。这也是 当时的辽代玉器 的一个特点。



  • 辽代玉器的独创
辽代建 国以后在继承中原传统先进文化的同时也 加入了北方草原游牧民族文化 ,在发展中创造 出了具 有 民族特色 的辽代玉器。 根据考古发掘出土 的民族特色独创的玉器有马具 饰 、玉臂鞲 、蹀躞 带 、玉柄银锤 、玉组 和玉盒 、“吊 锤 ”形器“管状”器 、嘎拉哈、天鹅和狗、“春水 ”“秋 山”玉 等 。马具饰 ,马是草原上游牧 民族 的生活之源 ,是马背 民族 的生命线 ,牧民的大半生都是在马背上度过 ,与马 相伴 ,所以真爱马 ,不惜重金装饰马嘲。成组 的马具饰最 早出现在辽代前期 ,多为几何形 ,辽中期部分为花瓣形 和动物形 。马具饰是辽代驸马卫 国王墓和辽代陈国公 主墓出土最为代表性的。动物形 的马具饰仅见于陈国 公主墓。这种代表性的玉器是辽代特有的民族玉器种 类 ,至今在中原地区尚无出土过 。 玉臂鞲是 畋猎时擎鹰的器物 ,最先发现于辽陈国 公主墓和辽宁锦州张扛村辽墓 ,造型基本上一致 ,这种 玉臂鞲是辽代特有的。 蹀躞带是我 国古代北方草原 少数 民族 的传 统服 饰 ,因生活环境和习惯 的原因在服带上系佩刀 、磨石 、 解锤等物 ,是马背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玉柄银锤是刀和锤子等佩带工具 的玉柄 ,这种器 具 出土地比较多 ,其中辽陈国公主墓出土的玉柄银刺 鹅锤为最完整而精致 ,具有民族特色 。 佩饰中的胸饰与臂饰、“吊锤”形器、“管状”器等都 是契丹族独有 的,这些在游牧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 ,都 有着民族浓郁 的特色。 嘎拉哈,是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流行的娱乐玩具 ,即 为羊距骨 ,在大西沟辽墓出土。是反映狩猎文化的吉祥 物 ,在辽代才出现,是契丹族典型的娱乐用品。 天鹅 、狗、水禽等物的出现是跟辽代契丹 民族的生 活环境戚戚相关 ,这些动物频频 出现在辽代玉雕当中, 是契丹族民族文化传统在玉文化当中的反映。特别是 这种天鹅 、水禽等物的造型出现,很好地反映出了辽代 的四时捺钵文化 ,也被视为“春水”“秋山”,这也是以后 金元盛名的“春水”“秋山”玉的先声 。到金代 、元时期有 了发展和继承 ,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些辽代民族特色的玉器在中国玉文化 当中独具 特色 ,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文化渗入了中国传统玉文 化当中 ,显示 出了北方少数民族文化旺盛 的生命力。辽 代玉器的独创在中国玉文化发展史上有无法忽略的地 位。辽代玉器的北方草原民族特色表现了草原游牧文 化 内涵和豪放 、粗 犷、写实 的艺术形式 ,为中国传统 文 化所表现 出的僵化的玉雕和程式化的风格注入了新鲜 活力,使 中国玉器文化有了新的生命力 。


四 辽代玉器的地位
辽代建朝以后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并继承了中国玉器文化传统 ,从无到有 ,最终形成 自己民族特色的 玉器。辽代建立的时候正是 中国历史发展上在各个领 域处于巅峰的时期 ,高度发展的中国玉器文化对周边 国家有很大的影响。辽代玉器继承中国传统玉文化的 同时 ,加入了草原游牧 民族生活观念 ,因而题材新颖 , 纹饰生动 ,突破 了陈旧的传统形式 ,有了新的发展 ,令 世人瞩 目。辽代玉器继承了中国传统玉器 的特点、制作 方法 、题材的同时,又给金 、元 、明 、清等朝代带来很大 的影响,如 :玉带、飞天 、“春水”“秋 山”玉等 。因而可以 说辽代玉器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 中国玉文化发展 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辽代在继承 中国传统玉文化 的同时也吸收了其他 周边民族的文化 ,创造出了契丹 民族特色的玉器。通过 出土 的玉器 中不仅可以看到中国文化因素的玉器 ,还 可看到印度 、西方等地方的外来文化因素。如 :马具饰 、 玉臂鞲等 ,这些玉器的出现改变了辽代玉器在 中国玉 文化当中的地位 ,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玉器文化的结构 和内涵。 在中国,玉器 的使用只是在皇权贵族和富豪之中, 但契丹族建 国以后这种现象开始改变 ,玉器被广泛使 用在生活当中,不仅在豪华墓葬中出现 ,就是在简陋而 普通的不知名 的墓葬都随葬着玉器 。他们把玛瑙 、琥 珀 、水晶等贵重的器物应用到了生活中,在辽代玉文化 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辽代玉器的发展扩大了应用 玉器的范围,这也是一个突破点。 总之 ,在辽代契丹民族从无用玉的文化理念和习 俗到契丹民族玉器基本形成 ,其发展过程中广泛地吸 收了其他地方的外来文化 因素形成 了特点比较鲜明的 契丹 民族玉器系统。辽代在玉器的制作 、型制方面 ,上 承传统 ,遵循传统文化发展的同时 ,注入 了北方草原游 牧 民族 的生活、习俗 、特点 ,为下启后世作 出了巨大 的 贡献 。辽代玉器的民族特点发扬了辽代文化的辉煌成 就 ,对金元明清乃至到当代的玉器文化的发展上产生 了深刻的影响。辽代玉器在中国玉文化发展历史当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帖子

1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6
发表于 2025-5-19 16:51:50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 帮顶 嘿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发表于 2025-7-15 18:2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擦!我要沙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

帖子

1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
发表于 2025-8-6 15:55:49 | 显示全部楼层
纯粹路过,没任何兴趣,仅仅是看在老用户份上回复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发表于 2025-9-16 15: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不错,顶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方窑

GMT+8, 2025-10-11 22:20 , Processed in 0.11653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 www.veikei.com】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