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方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6|回复: 0

梁山七器(青铜器)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3-1-19 21: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梁山七器是于清朝咸丰年间(一说道光年间)山东寿张县梁山出土的七件西周青铜器。这些青铜器器型庄重,纹饰华丽,是商周青铜器中的精品。
《涵清阁金石记》中记载:“济宁钟养田(衍培)近在寿张梁山下得古器七种:鼎三、彝一、盉一、尊一、甗一,此其一也,鲁公鼎、牺尊二器、已归曲阜孔庙。”《缀遗斋彝器款识考释》则记曰:“咸丰间山左寿张所出古器凡三鼎,一簋,一甗,一盉,其铭皆有‘大保’及“召伯”等文,许印林(瀚)明经定为燕召公之器,而以出山左为疑。”朱凤瀚先生综合上述说法,在《大保鼎与召公家族铜器群》一文中提出,“梁山七器”可能包括大保鼎(太保鼎)、有“大保”或“召公”字样的鼎一(下落不明)、大保簋、小臣艅尊、大史友甗等七器。以上七器绝大部分收藏于海外博物馆,如小臣艅尊现藏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馆,大保簋现藏美国华盛顿弗利尔博物馆,大史友甗现藏日本泉屋博古馆,而保存在天津博物馆的西周太保鼎,则是收藏在国内博物馆的唯一一件“梁山七器”。
太(大)保鼎(藏于中国天津博物馆)

西周太保鼎为方形,高57.6厘米,长35.8厘米,宽22.8厘米,重26公斤。四柱足,口上铸双立耳,耳上浮雕双兽。鼎腹部四面饰蕉叶纹与饕餮纹,四角饰扉棱。最为显著的是柱足上装饰的扉棱和柱足中部装饰的圆盘,这在商周青铜器中是独一无二的,非常奇异。
鼎是在祭祀时盛放肉类的礼器,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是国家权力的象征。从太保鼎的器型和纹饰特点来看,其铸造年代应为西周早期。鼎腹内壁铸“大保铸”三字。大保即太保,太保为官职名,西周始置,为监护与辅弼国君之官。《尚书 君奭》载:“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成王左右。”《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召公奭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据学者考证,这件太保鼎是西周成王时的重臣召公奭所铸造的。
太保鼎曾被《中国美术全集 青铜器卷》收录,并于1993年被选送参加第三届《中国文物精华展》,又因其异常珍贵,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不允许出境展览的64件古代艺术品之一。太保鼎纹饰优美,造型独特,铸造工艺精湛,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极高,是难得一见的古代青铜艺术珍品,其名享誉海内外,堪称国之瑰宝。



太保鼎



太保鼎

在线网页如下:
太保鼎自出土之日,便受到收藏家的青睐,历经李宗岱、丁麐(麟)年、徐世昌等名家收藏。太保鼎最后一位私人收藏者徐世昌,天津人,光绪进士,著名近代政治家。他六岁学画,擅书法,喜好金石,常与好友柯劭忞在一起讨论金石学,多次表示收藏太保鼎的愿望。1917年冬,经柯劭忞介绍,徐世昌将太保鼎同太师鼎、小克鼎及克钟共四件重器一并收入自己的弢斋中,同时还请柯劭忞的儿子柯昌泗对这几件青铜器考释著录,更进一步了解到了它们非凡的历史价值。1958年,徐世昌孙媳张秉慧发扬爱国精神,将此鼎与太师鼎、小克鼎、克钟一同捐献国家。超群轶伦的国之瑰宝太保鼎,终由私而公,收藏于天津博物馆。
小臣艅犀尊(藏于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小臣艅犀尊维基百科,或称小臣艅尊,中国商代晚期青铜器,清代道光(一说咸丰)年间出土于山东省寿张县梁山,“梁山七器”之一。该器整体作双角犀牛形,内底有27字铭文,记录的是商王征伐夷方时,赏赐小臣艅若干贝币,因而艅制作了这件器物来纪念。
按照器形,小臣艅犀尊属鸟兽尊,为盛酒器。该器通高22.9厘米,长37厘米,整体作双角犀牛形,器口开于背部,盖已失。犀首前探,犀角翘起,双耳竖起,身体丰腴,四足粗壮,整器光素无纹。体积感很强,表现出犀牛蹒跚行进的动态。
野生犀牛在中国已经绝迹,在灭绝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也仅在云南有分布,但商代时期,犀牛不仅广泛的分布于中国南方,在黄河以北也存在很多栖息地。小臣艅犀尊的器形写实,塑造出了一头显得敦朴而富有气韵的苏门答腊双角犀。
铭文:“丁巳,王省夔且,王易小臣艅夔贝,隹王来征人方,唯王十祀又五肜日。”
犀尊上的铭文记载了小臣随从商王参加征伐人方的战争,在征伐后返程途中,停留在夔地,赏赐小臣艅海贝,小臣受赏而作器,以此来奉献于自己的祖先,禀告祖先自己的功绩,同时也传诸后代。



小臣艅犀尊



小臣艅犀尊铭文



小臣艅犀尊铭文

在线网页如下:
相传,小臣艅犀尊于清代道光或咸丰年间(1821年至1861年间)出土于山东省寿张县梁山(今梁山县),小臣艅犀尊在出土后流散海外,1920年代初被美国人艾弗里·布伦戴奇收藏。当时的布伦戴奇是一名富有的工程师和商人,热爱收藏,而且是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后来他曾出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布伦戴奇将小臣艅犀尊捐赠给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后,一直由该馆收藏。
小臣艅犀尊是现在存世的唯一一件以犀牛为造型的商代青铜器。中国另有一件以犀牛为造型的青铜尊,也就是1963年陕西兴平豆马村出土的错金银云纹铜犀尊。错金银云纹铜犀尊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铸造年代为西汉时期,比小臣艅犀尊的商代晚得多。



西汉 错金银云纹铜犀尊

大保簋(藏于美国华盛顿佛利尔美术馆)

簋,指古代用青铜或者陶制作的盛食物的容器,也是一种重要的礼器。通常情况下青铜器内都刻有铭文,记载着制作该青铜器的缘由,也是远古时期的一种重要史料。“大保簋”通高23.5厘米、口径37.5厘米,是西周早期与召公有关的重器。侈口沿外折,深腹微鼓,高圈足沿下折成边圈,四个兽首耳,兽角宽大高出器口,鼻上卷,下有长方形垂珥。俯视兽面纹,兽面的双目为器耳相隔,圈足饰夔纹。
腹内有34字铭文:“王伐录子,圣摣厥,反。王降征令于大保。大保克敬亡遣。王迎大保,赐休余土,用兹彝对令。”
铭文释义:(录国谋反,)周王讨伐录国,不料途中生病,返回。周王遂派大保率兵平定。大保不负圣望,完成讨伐之命。(得胜班师,)周王亲迎大保,并将余(地名)地的良田赐予大保。大保因而做此器谢恩铭世。



大保簋



  • 19世纪中叶出土于中国山东寿张县梁山
  • 钟扬天(钟扬培)收藏,山东济宁
  • 李宗岱(活跃于1849-1896)收藏
  • 普润(1869-1925/27)收藏
  • 黄君(1880-1952)收藏
  • 可能是丁氏收藏,山东潍县
  • 至1915年 马塞尔-宾(1875-1920),法国巴黎
  • 1915年至1959年 Eugene Meyer (1875-1959)和Agnes E. Meyer (1887-1970),华盛顿特区和纽约州基斯科山,1915年12月通过C. T. Loo, Lai Yuan & Co., New York向Marcel Bing购买
  • 1959年至1961年 Agnes E. Meyer在其丈夫Eugene Meyer于1959年7月17日去世后继承了遗产
  • 从1961年起 弗里尔艺术馆,尤金和艾格尼丝-E-梅耶的礼物,1961年
在线网页如下:
大史友甗(藏于日本京都泉屋博古馆)

其高52.2cm,重11.4kg。口沿下饰夔龙纹,三袋足上饰高浮雕牛角兽面。甑底有五个十字孔透蒸汽,是西周早期甗的标准器。
大史友甗的内壁铸有九字铭文“大史友乍召公宝尊彝”,后来这件宝物被日本青铜器收藏家住友春翠收藏,但是他是如何得到这件宝贝的,目前还不甚清楚,但是这肯定与清末政局动荡导致的文物流失有很大的关系。最后,这件价值连城的大史友甗连同住友春翠收藏的其他几十件青铜器被收藏在日本泉屋博古馆,该馆于1960年设立,专门用于收藏和展览住友春翠收藏的中国青铜器。



大史友甗



大史友甗铭文

没有高清大图,只有第二展室的网页:
住友春翠与泉屋博物馆的青铜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方窑

GMT+8, 2025-4-9 13:19 , Processed in 0.10041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 www.veikei.com】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