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方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5|回复: 0

青铜器类型学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3-2-10 19:5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青铜器类型学-哈尔滨师范大学
《青铜器类型学》
绪    论  绪论
文物学意义上的青铜完全不同于治金上的青铜概念,青铜器是我国先民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文化标志之一。中国青铜器的诞生与陶器等领域有着紧密的联系,甚至在器型、器类及装饰风格上有明显的渗透。青铜器是考察民族文明与传统社会的重要参照,无论制作工艺的精美绝伦,还是应用领域的无孔不入,无论重塑历史的金文书法,还是贵族社会的政治理念,青铜器都是五千年文明的前两千年赖以借重的表现空间与说明载体。青铜器博大精深,深入浅出的类型学梳理较适用于初学者,主要涉及食器、酒器、水器与乐器。
导论
介绍青铜器的发展历史,赏析重要、有代表性的器物。
青铜器在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介绍青铜器在我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器物以及其文化意义。
青铜器的文化意义
介绍青铜器的文化意义,以及青铜器在历史发展中的不同作用。
青铜器时代的界定和青铜器的分类
介绍青铜器时代的界定和青铜器的分类。随着时代变革,青铜器的外形 发展演变,以及代表文化意义的 变化。简述青铜器的分类原则。
第一章 烹煮器
“钟鸣鼎食”的贵族礼制中,地位最重要的青铜器类莫过于食器,食以火为先,烹煮器又首当其冲。鼎是最重要的青铜礼器,是贵族祭祀及政治地位乃至社稷的象征。青铜鼎贯穿青铜器时代始终,其类型演变是时代文化脉络与地域文化元素最富典型意义的说明,堪称青铜器时代的坐标。青铜鼎器类器型无论腹部、足部、耳部还是纹饰、工艺,横看成岭侧成峰,复杂而多变。大致说来,盆鼎最多,方鼎最豪华,鬲鼎吸收了鬲腹足不分的局部结构特征,束腰平底最具地方特色;立耳早于附耳,锥足最早,蹄足最晚,柱足介乎其间,扁足较特殊,耳足四点配列式早于耳足五点配列式;纹饰由几何形纹饰为主变为动物纹,再变为几何形纹饰,又变为复杂写实化,商代后期的殷墟时期与春秋以后的战国时期是两个青铜工艺高潮。鬲用于煮粥,其足部特征演变历程与鼎完全一致,分裆鬲早于联裆鬲。甗是蒸食器,上甑下鬲的结构到东周时期一变为上甑下鼎,再变为上甑下釜,联体甗早于分体甗。
青铜鼎
分别介绍青铜鼎概述、锥足盆鼎、柱足盆鼎、扁足立耳盆鼎、殷末西周前期蹄足立耳盆鼎、西周中后期蹄足立耳盆鼎、西周中后期蹄足立耳盆鼎、东周蹄足立耳盆鼎、春秋蹄足附耳盆鼎、战国蹄足附耳盆鼎、罐鼎、分裆鬲鼎、联裆鬲鼎、盘鼎与束腰平底鼎、商代方鼎、西周方鼎、扁足方鼎及鼎形温食器。和他们的器物特征,用途,发展历史,文化意义 ,历史地位和代表器物。
青铜鬲
分裆鬲、联裆鬲。和他们的器物特征,用途,发展历史,文化意义 ,历史地位和代表器物。
青铜甗
分别介绍殷周青铜甗、东周青铜甗。和他们的器物特征,发展历史,文化意义 ,历史地位和代表器物。
第二章 盛食器
盛食器中簋最为典型也最为活跃。盆形腹簋与鼓形腹簋虽有大致的早晚,但在殷末周初并有复古性交叉。簋的无耳特征早于半环耳,耳下又延伸为珥,后来又出现鸟形耳。早期圈足较高,有孔的较早,圈足底端生出高阶、方座,接生扁足。无盖早于有盖的,盖顶圈足捉手变为镂空花瓣形捉手。簋在殷周之际与西周的前期和后期,结构与装饰风格的变化较为活跃。东周时簋渐渐衰落。盨与簠可视为西周晚期以后簋中的特殊形制,基本都有盖,前者横截面为圆角长方形且存续时间很短,后者横截面为长方形延伸到战国时期。青铜豆相当于菜盘,主要盛赖以调味的酱,经历了殷代与战国两个青铜工艺高潮的辉煌。铺相当于青铜豆中的特殊形制,出现较晚且存续较短。豆与铺、豆与簋个别铭文自名互用,说明功能相近的器类联系更为密切。青铜敦出现于东周,综合了青铜鼎与青铜簋的结构,地域特色更为明显。
青铜簋
分别介绍殷墟无耳非鼓腹簋、殷墟无耳鼓腹簋、殷墟有耳簋、西周前期盆簋、西周前期鼓腹簋、西周前期鼓腹簋新趋势、西周后期簋形制与装饰手法、西周后期三扁足与鸟耳簋、东周簋。和他们的器物特征,用途,发展历史,文化意义 ,历史地位和代表器物。
青铜盨与青铜簠
分别介绍青铜盨、西周簠、东周簠。和他们的器物特征,发展历史,文化意义 ,历史地位和代表器物。
青铜豆(附青铜铺)
分别介绍商周豆、东周豆、青铜铺。和他们的器物特征,发展历史,文化意义 ,历史地位和代表器物。
青铜敦
分别介绍中原春秋青铜敦、中原战国敦、燕齐敦、楚敦。和他们的器物特征,用途,发展历史,文化意义 ,历史地位和代表器物。
第三章 温酒器
夏商酒器发达,温酒器主要有爵、角、斝。其中最典型的是爵,可作为酒器的泛称。爵前有流后有尾,中间有柱,束腰最早,后为筒形腹;平底最早,变为圜底,再变为卵底;柱头丁状最早,变为菌状,再变为伞状;三足为实足,西周以后变薄呈刀片状。角无流无柱,腹部足部演变历程与爵一致。斝无流无尾,柱头形制演变与爵一致,足部有空锥状向柱状的演变过程,斝的腹部复杂多变,有杯状、罐状、鬲状。斝的容积大于爵,爵的地位高于角。无论爵与斝,个别有盖的较晚,有个别豪华的方形腹。
青铜爵(附角)
分别介绍爵的概述及夏爵、商代前期爵、商代后期爵、西周爵、青铜角。和他们的器物特征,发展历史,文化意义 ,用途,历史地位和代表器物。
青铜斝
分别介绍斝的概述及夏斝、商代前期斝、商代后期杯腹斝、商代后期罐腹鬲腹方斝、西周斝。和他们的器物特征,发展历史,用途,文化意义 ,历史地位和代表器物。
第四章 饮酒器(附禁)
饮酒器包括觚、觯、与杯,青铜杯较少见,重要的是觚与觯。饮酒器中较早的是大喇叭形口的青铜觚,它与温酒器爵在商代早期以后渐渐成组出现。殷代后期是青铜觚的黄金时期,早期与细体觚并行的粗体觚不再出现,出现高度夸张、装饰工艺豪华的迹象。青铜觯始见于殷墟时期,很多有盖,装饰较豪华,到殷代晚期地位渐渐重要,到西周初期渐渐有取代青铜觚,与青铜爵成为稳定的组合。西周早期以后无论温酒器还是饮酒器包括觚与觯均不再流行,这与西周礼器组合重食器和禁酒的社会风尚有直接关系,青铜禁的出现就是鲜明的时代特征。东周饮酒器主要是青铜,迟迟到“礼坏乐崩”的春秋晚期以后才流行起来,形制复杂多变,地域特色明显。
青铜觚
分别介绍商代前期觚、商代后期觚、西周觚。和他们的器物特征,发展历史,文化意义 ,用途,历史地位和代表器物。
青铜觯
商代觯、西周觯。和他们的器物特征,发展历史,用途,文化意义 ,历史地位和代表器物。
青铜钅和
青铜钅和的用途和器物特点,出现时间和演变历程。
青铜杯
青铜杯的器物特征,发展历史,文化意义 ,用途,历史地位和代表器物。
青铜禁
青铜禁的器物特征,发展历史,文化意义 ,历史地位和代表器物。
第五章 盛酒器
重酒器的商代尤其是殷代后期,盛酒器异常发达,装饰工艺华丽,方形器腹广泛。盛酒器包括尊、罍、瓿、缶、觥、方彝、卣、壶,地位最重要的是可以作为盛酒器甚至酒器总称的青铜尊,形制最华丽的是觥、方彝与卣,壶是自商代以后延伸时间最长的盛酒器,特别是西周初期以后几乎成为唯一的酒器代表。尊敞口,有肩的早于无肩的,无肩尊较早三段式,后来变为两段式。西周早期以后中原青铜尊不再流行,只有华丽的鸟兽形尊风采依旧不衰。罍敛口,与尊相近,形制演变大致相近。瓿为扁体罍,基本在殷代,缶亦为敛口,但活跃在东周,且功能多样化,有时兼具水器。觥均为盖器相合的鸟兽形,器身有宽流口。方彝盖呈房顶一样的四阿形,圈足有孔的较早。卣与壶相近,均有提梁,结构变化活跃,殷周之际有继承有发扬。青铜壶腹部形制多样,椭圆形最早,西周以后圆形与椭方形流行,东周后方形、扁鼓形与匏形出现。壶的耳部演变有明显脉络可循,贯耳最早,兽首衔环耳、龙耳、铺首后来又出现环耳。壶早期无盖,盖顶早期圈足形捉手,变为镂空花瓣形捉手,再变为立鸟花瓣形,出现微隆顶盖。
青铜尊
分别介绍商代有肩圆尊、殷代有肩方尊、殷代与西周初期觚形尊、西周初期以后觚形尊、东周觚形尊、鸟兽形尊。和他们的器物特征,用途,发展历史,文化意义 ,历史地位和代表器物。
青铜罍
分别介绍无耳折肩罍、圆肩罍、方罍。和他们的器物特征,发展历史,文化意义 ,历史地位和代表器物。
青铜瓿
介绍青铜瓿的器物特征,发展历史,文化意义 ,历史地位和代表器物。
青铜缶
青铜缶的器物特征,发展历史,文化意义 ,历史地位和代表器物。
青铜觥
青铜觥的器物特征,发展历史,文化意义 ,历史地位和代表器物。
青铜方彝
介绍青铜方彝的器物特征,用途,发展历史,文化意义 ,历史地位和代表器物。
青铜卣
分别介绍商卣、周卣。和他们的器物特征,发展历史,文化意义 ,历史地位和代表器物。
青铜壶
分别介绍壶的概述及殷代贯耳椭圆壶、圆腹壶、椭方壶、方壶、扁壶、匏壶。和他们的器物特征,发展历史,文化意义 ,用途,历史地位和代表器物。
第六章 水器
水器包括盉、盘、匜、盂、鉴。其中盉的形制变化最为复杂,早期封顶盉可能承担温酒功能,盉的足部有锥足向柱足的大致过程。盘是水器中跨度最大的器类,早期有圈足,后期下接扁足。殷代盉与盘有稳定的组合关系,西周以后匜渐渐取代盉,形成与盘的稳定组合关系。盂与鉴均是大型水器,盂与簋形制相近但体积明显大于后期,存续时间较早,鉴体积更大,出现于春秋以后。
青铜盘与青铜匜
青铜盘与青铜匜和他们的器物特征,发展历史,文化意义 ,历史地位和代表器物。
青铜盉
青铜盉的器物特征,发展历史,文化意义 ,用途,历史地位和代表器物。
青铜盂与青铜鉴
青铜盂与青铜鉴和他们的器物特征,发展历史,文化意义 ,历史地位和代表器物。
第七章 乐器
青铜乐器基本是打击乐器,包括铃、铙、钟、錞于等。铙流行于殷代,合耳形,口朝上使用。盛行于周代的钟是最重要的青铜乐器,弧形口的甬钟最为重要,还有平口的镈钟与带钮的钮钟,均口朝下悬挂使用。编钟的数量从西周到春秋、战国越来越多。与列鼎、列簋制度相近,编钟的悬挂规格在周代礼制有严格的等级差异。錞于是流行于东周的军事打击乐器。
青铜乐器
青铜乐器基本是打击乐器,包括铃、铙、钟、錞于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方窑

GMT+8, 2025-4-9 15:25 , Processed in 0.10291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 www.veikei.com】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