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方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2|回复: 0

汝窑瓷器辨识要点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23-3-24 11: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越来越多的商业大咖开始转型,而后必经也会引发艺术品区块链、艺汝窑瓷器虚拟货币的产生等等。汝窑瓷器资产化金融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从中需要大量的保真保值的汝窑瓷器涌现才行。当下的汝窑瓷器市场就是鱼目混珠的情况。大批量的假鉴定假拍卖的不太正规的公司存在,从而引发了假汝窑瓷器在市面上高速流转的现象,也形成了一件汝窑瓷器,为什么会有10个专家9个专家说法不同的普遍现象!
  汝窑瓷器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随光变幻,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 处”之美妙,温润古朴。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称。北宋时汝瓷器表常刻“奉华”二字,京畿大臣蔡京曾刻姓氏“蔡字”以作荣记。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被称之为“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近几年,高古瓷在全球拍卖市场上佳音频传,众多高价拍品的出现也引得藏家纷纷侧目。其中,宋代瓷器更是高古瓷板块中的领军者,以五大名窑领衔,龙泉、耀州、磁州等品种也纷繁并立,在拍场上各竞风 流。比如,在2012年4月份举 行的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一件来自私人收藏家艾弗瑞克拉克夫人的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就曾拍出2.0786亿港元的天价,这也是迄今为止高古瓷的拍卖成 交纪录。而在2014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一件北宋定窑划花八棱大碗也以1.47亿港元成 交,此为高古瓷卖场的第 二拍卖成 交纪录。4月4日,香港苏富比拍卖行举 行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的专场拍卖,激烈竞逐后拍品以2.786亿港元(合2665万美元)成 交,创造宋代瓷器新的世界拍卖纪录。据报道,当天的专拍名为“天青宝色日本珍藏北宋汝瓷”,现场竞投气氛炽热,共有8位竞标者争持历时15分钟,拍卖由口价4000万港元开始,经过34口叫价后,终以2.786亿港元由一位电话竞投者拍得。
  古瓷在封闭的空间,长达数百年,其四周的物体挥发的水汽聚集流淌的痕迹,有动感。一般为深黄 色,很难洗净。仿者,易洗。与土藏气丶土脏气有别。水流痕,也是鉴定为古瓷的一个重要的证据,并且用容易肉眼鉴别出。古瓷长久接触水银,会粘合,极难洗净。目前,尚没见有仿者。注意的是, 古瓷上的与古铜上的水银沁的概念, 是不相同的. 古人为了防腐, 多有用水银的. 秦始皇的陵墓里, 便大量地使用水银. 以铜为山, 以水银为河. 水银沁,也就是指陶瓷上沾有了金属汞。



  汝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 首,始于北宋晚期,以烧制青瓷闻名,有天青、豆青、粉青诸品。宋人评青瓷以汝窑为首位,北宋后期曾被官府选为宫廷烧御 用瓷器。汝窑兴盛前后只有二十年,烧瓷时间较短,南宋时已有“近尤难得”记载,明代前期景德镇德御厂曾一度仿烧,清代雍正、乾隆时更有年希尧、唐英等督窑大量仿烧,但鲜有乱真者。由于烧造时间短暂,传世品亦不多见,流传到至今的真品,显得弥足珍贵。
  由于汝瓷釉厚,并在釉存中有少量气泡,在光照下时隐时现,似晨星闪灼,昔人对此即有“寥若晨星”之称。这也是指在汝窑瓷片的断面,肉眼可见一些稀罕的气泡嵌在釉层的中下方。而用放大镜于釉面上视察,中层的这些气泡,于釉层内呈稀罕的星辰状漫衍。可是,蕴藏在釉层底下的另一部分气泡,从釉面上则很难透见。这也属于汝窑的又一特征。
  不同的年代,其釉色、质感、硬度、光泽、釉下气泡等各个方面的细部特征也不相同。我们需要准确区分不同年代青花瓷亮青釉面的特征。这是第三个层面的问题。还有,即使同一个年代的亮青釉,由于窑口不同(如景德镇窑系、玉溪窑系、博山窑系等,历史上都生产过亮青釉面的青花瓷器,它们各有特色,互不相同)、施釉方式不同、釉层厚度不同、烧结温度不同、还原气氛不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细部特征也不相同。要区别这些不同,就是第三个层面的第 二个问题。再深一步,即使同一年代、同一窑口、同一施釉方式的的产品,由于施釉厚度不同、生产季节不同、烧结温度不同,釉面的细部特征也会有一定的变化,这是第四个层面的问题。再例如绘画方面,我们单说云彩的画法这个深层次的具体问题,历史上先后流行过火焰云、灵芝云(如意云)、蝌蚪云、凤尾云、飘带云、水波云(涟漪云)、雾气云等多种画法。我们首先要了解这些不同画法的云彩的基本特征及相互区别,这是第 一层面的问题。接下来要知道这些不同云形图案各自流行的年代。这是第 二层面的问题。再进一步我们要具体把握每一云形图案在各自流行年代的期间内从绘画技法到云形轮廓的前后变化。等等。这样,就象层层剥笋,把瓷器方方面面的问题研究透,就万不可能再走眼了。



  多部历史文献也曾纪录,北宋以后历朝历代就曾实验复烧汝瓷,但没有一次获得乐成。特殊是明清时期,宣德、雍正、乾隆等数代帝王都曾招募天下优异的工匠,在景德镇建御窑仿制各地窑的瓷器,其 他宋瓷都可以仿到乱真,唯独天青色的汝瓷无法如愿仿造。此外,汝官瓷的胎质具有奇异质地,其胎质细密,胎壁薄坚,由于胎土中含有微量的铜,使得其胎体色泽近似燃烧后的香灰,俗称“香灰胎”,又叫“铜骨”。
  汝窑瓷器收藏,不要迷恋大师,自己喜欢重要。不一定非得要收藏到几百万或者数千万一件的汝窑瓷器精品,才算收藏具有一定的意义。收藏的境界是平常心,收藏不分贵贱,小收藏有小的境界,大收藏有大的境界。旧有旧的古韵,新有新的匠心。文玩无贵贱,就是自我的一种修身养性的过程!正所谓:盘的是棱角,磨的是内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方窑

GMT+8, 2025-4-9 15:32 , Processed in 0.09210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 www.veikei.com】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