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方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1|回复: 1

南京博物院的玉器欣赏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9-22 17: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锥形器





玉琮








神面纹玉琮最具特色




























































玉带钩




下面为大云山刘非墓出土玉带钩












其中这个是水晶滴










琉璃釉盘蛇玲珑球形器  战国早期  无锡锡山出土






玉山子      清



玉佛手      清



玉林芝      清



玉坠饰      清



佛手形玉花插     清
通高11厘米 宽7.5厘米
白玉。器作佛手形。佛手一大三小,同生于一盘枝上,大者居中,小者和枝叶居边,正好以中者的高大之状凿孔为插,造型十分巧妙自然。






仿古云龙纹玉水洗      清乾隆



仿古玉熏      清



仿古龙凤纹玉壁    清乾隆
用整块青白玉雕镂,器表经人工处理成赭黄沁泽,古色古香。一面雕琢云龙纹,另一面雕琢云凤纹,工艺精细





玉炉     清
通高1 6厘米,通宽1 9.5厘米
碧玉。炉仿作圆簋形,盖呈覆碗状,顶镂雕盘龙,簋双耳、圈底,耳为饰凤套环活耳,腹底三侧出铺首,铺首垂须,绕过圈底,形成了三须足。盖、炉通体浮雕兽面纹。





带盖玉壶      清前期





螭龙纹玉杯     明





带盖玉炉      清





芙蓉石炉     清
通高1 7厘米 口径1 4.9厘米
炉仿作圆簋形,盖呈覆圈足圆碗形,圈顶四侧各拱一镂雕翔风,簋喇叭颈,溜肩双耳,镂雕作变体挂凤,挂于左右两侧的口沿和腹上,腹前后侧饰衔环铺首,喇叭形圈足











农耕图玉插屏      清







花卉纹玉瓶    明末清初



金镶玉带胯      明
江苏省丰县李卫墓出土







衔草纹玉鸭      清





簇花玉洗      清
高6厘米 长15. 3厘米 宽11.3厘米
青玉。玉雕作簇花花瓣形,乃取花瓣为洗,外簇梅花为饰而成。洗不仅,沿雕出花瓣形,洗内还雕有花筋,共五瓣。外簇之梅花,系镂雕而出,其绕洗大牛圈,下盘根错节,上花开团簇,花间还有一蟠螭游向洗池,别具风味。







带盖玉炉      明



螭纹玉杯      清













鸱吻形玉杯      明
通高13.8厘米 长径13.1厘米
白玉。杯作鹅吻形,雕鸱首为底,开虬尾为流口,再后加兽形把而成。鸱吻首作鱼龙形,张口露齿,卷须披发,体扁圆,饰绳索纹、勾连卷云纹、回纹等。



龙凤形玉佩     六朝
1951年江苏省南京市邓府山3号墓出土
玉呈青白色。佩作龙蟠与凤栖状,先将玉片裁出龙凤形体,再雕刻其部位纹饰而成。龙曲颈卷身,向背上卷,呈倒“s”形,凤即栖在上卷的龙尾上,侧首与龙首相背



玉石玛瑙饰      北阴阳营文化
公元前4000年
江苏省南京市北阴阳营出土




龙纹玉佩      战国
安徽省寿县小孤堆集出土



简化兽面纹玉琮      良渚文化
公元前2500年
江苏武进市寺墩出土
典型良渚文化玉琮,上大下小,外方内圆,中间对钻圆孔,四角为中心,琢磨简化兽面花纹,从上至下共饰八组简化兽面纹。







御笔洪范碧玉册      清乾隆十一年



玉瓜盒      清
选用上等整块青白玉雕琢,作成瓜形玉盒,器表出浅浮雕花纹。瓜蒂作盒把,盒盖、身相连,雕琢技艺高超。



玉炉    清





银缕玉衣      西汉     国宝级文物    镇馆之宝之一
我国第一件经考古发掘、科学复原且品相完好的汉代银缕玉衣
  1968年,在河北省满城县西南的陵山上,当地驻军炸山时发现了一座西汉墓葬。考古人员在墓主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墓中,出土了两套保存完整的“金缕玉衣”,这不仅是中国考古史上的第一次,在世界上也属首次。其后,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广州、安徽、北京、陕西等地陆续发现玉衣,目前已达30多套。目前保存在南京博物院的银缕玉衣,便是在徐州汉墓中发现的珍贵文物。
  这件银缕玉衣出土于1969年徐州土山一号汉墓中,全长170厘米。从外观上看“玉衣”的形状和人体几乎一模一样。在“玉衣”内的头部,有眼盖、鼻塞、耳塞和口含,下腹部有罩生殖器用的小盒和肛门塞。整件“银缕玉衣”从头到脚由头罩、上衣、裤子、手套和鞋五部分组成。头罩,包括全部头顶和后颈,长27厘米,由230片玉片组成。顶部为一璧形玉片。脸盖包括额部至下腭以及左右两耳,长23厘米,由105片玉片组成,眼、鼻、嘴部的玉片都是特制的,以便显示人脸逼真的形象。如两眼呈橄榄形、下腭呈半月形。鼻子是用15片小条梯形玉片和一片半圆形玉片组成。上衣、裤子、手套和鞋等部位的玉片有正方形、长方形、月形、三角形等。整件玉衣共用玉片2600余片,编缀玉衣的银丝重约800克。
  徐州在西汉时属于楚王封地,东汉时成为彭城王的封地,前后有五代。土山一号汉墓墓主是东汉某代彭城王。而在汉代,玉衣是皇帝、诸侯王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大致出现在西汉文景时期。但在西汉时尚未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故已发现的西汉诸侯王的玉衣,既有金缕,也有银缕、丝缕。到东汉时则实行了严格的玉衣等级制度,只有帝王才有资格在驾崩时穿金缕玉衣,而诸侯死去时只能穿银缕玉衣,一般的贵族和长公主只能穿铜缕玉衣。三国时期,曹操的儿子曹丕做了魏国的皇帝,他认为使用玉衣是“愚俗所为也”,在公元222年下令废除了以玉衣随葬的制度。至此,从西周初到两汉鼎盛的玉衣随葬制度终于退出历史。




玉杯    西汉    一级文物
江苏省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





玉琮      良渚文化    一级文物
高7.2厘米 射径上端8.5-8.6厘米 射径下端8.3厘米 孔径上端6.8-6.9厘米孔径下端6.7-6.8厘米
1982年江苏省武进县寺墩遗址M4出土
透闪石软玉,呈乳白色,带翠绿褐红斑纹。器呈扁方柱体筒形,外方内圆。孔为对钻而成,孔壁微弧,磋磨光滑。外表四面各由竖槽分为四块凸面,中部有横槽分为上下两节。每节以四角为轴,精琢细刻繁缛面纹,上节为带冠人面,下节为兽面,两侧曲尺形边框表示人上肢,兽前肢。这是微雕工艺的杰作。




玉挂件      大汶口文化      一级文物
江苏省新沂花厅遗址出土





玉璧     西汉
江苏省铜山县小龟山出土



绾发玉冠      宋
高6厘米 长9厘米
1970年江苏省吴县灵岩山毕沅墓出土
青玉。冠作花瓣状,系将玉料开膛挖空,外雕双层绽开花瓣,顶镂雕出两片合瓣而成。冠下端两侧对钻有双凤,插入一束冠发簪。簪为碧玉,作云头如意状,时代略晚。





螭虎纹玉璧      宋
直径11.4厘米 孔径2.6厘米 厚O.5厘米
青玉。璧呈扁平圆形,中有对钻圆孔,一面分内外两圈,内圈刻谷纹,外圈刻龙纹;一面镂雕两只对峙螭虎,一大一小,作扭身拖尾、侧首相望状,充分利用了圆璧的回转造型。





带盖玉瓶      清



莲瓣纹玉洗      清




玉哀册      南唐    一级文物
长16厘米 宽7厘米 厚0. 3厘米
1950年江苏省江宁县祖堂山李昇钦陵出土用和田青玉制成。玉册每片作扁平长方形,将玉片裁齐磨光而成。正面刻竖排楷书金字。策文三行,系先琢刻文字,后充填金粉而成。背面刻有玉片序号“八”。哀册由42片组成一册,出土时贮于一石函内。






翡翠朝珠      清代    一级文物
江苏吴县灵岩山乾隆进士毕沅墓出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
发表于 2025-4-11 05:04:29 | 显示全部楼层
传说中的沙发???哇卡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方窑

GMT+8, 2025-4-19 02:20 , Processed in 0.18689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 www.veikei.com】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