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方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7|回复: 0

观上海博物馆“宅兹中国”展,与古人一起把脑洞打开(上)

[复制链接]

2

主题

3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22-10-21 09:5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海博物馆今年的大展“何以中国—宅兹中国 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我在暑假40度高温炙烤下,带娃匆匆领略了一番。


这个展有多厉害呢?汇集了河南博物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20家博物馆和考古机构收藏的文物207件/组,其中珍贵文物127件/组。好几件镇馆之宝都来到上海,可以足不出沪,一饱眼福。


为什么一直拖到9月份才开始写观后感?因为当走进展厅的那一刻,瞬间就觉得自己是个文盲,几千年的文明扑面而来,自己却消化不了。

首先这个展的名字读起来一头雾水。只有走到周朝的展厅,一块图标告诉人们“宅兹中国”的来源和含义。

”是居住的意思;“”是这里的意思,具体指“洛阳”;“”是中央的意思;“”是地方的意思。
这句话完整的意思就是(周成王)居住在了(洛阳)这个天下之中的地方



何尊本尊没有来

接着简单的认字也是中文不够,英文来凑的打脸节奏。





兽面纹盉/斝/瓿

最尴尬的情况当属英文也解救不了中文认知的时刻。





角/鼎 (圆咕隆咚的鼎加了盖子好像科幻片里的机器人)

仿佛自己打开了一个个历史盲盒,无数个惊喜跳向自己。


其实我挺怀念之前奉贤博物馆的布展设计,把观众当作小朋友,图文并茂+拼音的模式介绍远古时代的器物,让非专业观众消除强烈的距离和陌生感。


言归正传,不管字看得懂还是看不懂,并不影响参观中文物自身魅力带来的新奇与穿越感受。

因为文物比较多,又离现代很遥远,展品也很丰富(青铜,陶器,玉器、甲骨、竹简、漆器、金器),所以进馆之前如果能拿到宣传手册,打开来看一看,对观展很有帮助。



左:成人 右:亲子(创意制作一级棒,可以留作参考资料)

进入场馆,记得看一下三个朝代的文物标签颜色示意图:蓝色 夏朝/白色 商朝/红色 周朝,这就开始考古之旅了。






给我感受最深的不是那些国之重器,而是在观展途中,随处可见姿态各异的动物们。
先人们的生存环境充满野性,他们用珍贵的玉器打造出各种动物形象来记录自己的生活。



上排:凤鸟/鹦鹉/燕 中排:鹰/蛇/猪 下排:熊/兔/鹿

森林之王老虎用三种材质来表现,体现了古人对老虎的敬畏与崇拜。



漆木虎/镶嵌绿松石骨虎/玉虎

有一件大象白陶器,猜想会是一个盛酒的礼器,因为看它的花纹有受到青铜器的影响。
今天的河南已经没有大象的踪迹,但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也许是一种常见动物,不然也不会制作得如此栩栩如生。



河南称之为“豫”的有力物证

还有一件一进门就能看见的猪首形陶器盖,把猪的形象刻画得细致入微,惟妙惟肖,将艺术性与实用性融为一体。



虽然看起来普通,却是一件夏朝的重要文物

这只残缺的灰陶牺尊表情和《疯狂动物城》里的闪电异曲同工。




而在青铜器的世界里出现的动物形象那就更加丰富多彩,时而抽象、时而形象、时而凶悍、时而呆萌。
比如之前提过的器,上面有一只灵动的小鹿。


请注意,前方有神兽出没!


展览中的明星器物妇好鸮尊,其实是一只猫头鹰。无论正面侧面现在看起来都很可爱,但古人打造这件器物则是崇拜猫头鹰作为猛禽带来的力量与速度。




如果说鸮尊是可爱,那么这个鸮卣yǒu就是呆萌的代言人。在小短腿,鼓圆肚的衬托下,猫头鹰的雄姿已经荡然无存。


面对这只顶着“羊毛卷”招摇,吐舌头卖萌的镶嵌绿松石神兽,你不得不佩服春秋时期楚人的脑洞真的不是一般的大。至于是什么用途,至今还是个迷。



当然也有一看就很威严的动物装饰。



卷尾龙型兽耳—齐侯盂yú


但更多的动物形象是在纹饰上体现。



凤鸟/鸮/兽面/虎纹




因为是青铜器大集合的一个展出,所以在观展过程中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器物,除了比较熟悉的鼎和爵,还涵盖了所有你认识的和不认识的器型。



这是奉贤博物馆展出的图示,大致分了一下食器和酒器

接下来我就班门弄斧,图文并茂地细分一下青铜器,希望在观展前对青铜器的名称和器型留有印象。
先从酒器开始。最熟悉的当属,而且它还有着跟它长得很像的兄弟,叫斝。爵属于饮酒器,属于温酒器。



亚长爵/亚趾角/徙斝

族里可以变幻出巨大型号,而且方形斝很少见,就显得更加有气势。



亚长方斝

觚gū,饮酒器。难以想象举着这么老长老重的觚,该怎么喝酒?



舌觚/亚长觚/磨光黑陶觚/亚址方觚

盛酒器最为复杂多样,器型可以做到眼花缭乱。而且商人好酒,好多漂亮的酒器都出自商代。
保尊长子口方尊出自同一时期的西周早期。几千年演化下来圆形的尊居然是现代痰盂的灵感来源。



方尊的下面是方斗,是挹酒器

看到下面这件器物,脑门涌上“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男人有的是”这句话。是什么样的奇思妙想才能造出3条腿的牺尊来?


杞伯每亡壶的造型中看到了后世瓷器瓶的影子。


这个叫长子口方罍léi,罍就是酒坛子的意思。


有一件重器8月底回到原来博物馆,那就是司母辛觥gōng。神兽初看有犄角像羊,嘴巴突出像牛,但后爪又是鸮的样子,身上刻有夔纹,非常特别。




前面还提过盉、瓿、卣都是盛酒器。其中里盛一种香草加工过的酒,因此地位非常高。周天子赏卣是一件非常大的荣誉。



保卣

类似于斟酒器,有着长长的流。夏朝的这件象鼻陶盉就感觉穿越到了中东,与阿拉丁神灯如此神似。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每个朝代的文物都异彩纷呈,三言两语无法讲清楚。篇幅冗长,内容过多也让阅读显得疲惫,不如食器和其他器物放在下篇再来分享。


何以中国—宅兹中国 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
上海博物馆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人民大道201号(进口在武胜路上)
时间:7月30日—10月23日 / 9:00-17:00 (周一闭馆)
预约:上海博物馆公众号


| 相关文章
—如果去不了陕西,那就去看这个展吧


如果对我的文章感兴趣,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寻 Shanghai”,我在公众号上首发上海的人文景观介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方窑

GMT+8, 2025-4-9 15:47 , Processed in 0.13302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 www.veikei.com】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