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是为大家整理的中国青铜器综述主题相关的10篇毕业论文文献,特此筛选出以下10篇期刊论文,为中国青铜器综述选题相关人员撰写毕业论文提供参考。
1.【期刊论文】破损文物数字化修复:以中国出土青铜器为例
期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 2021 年第 005 期
摘要:出土青铜器大多存在缺失碎块现象,包括片状缺块、跨区域缺块和结构性缺块.随着三维重建和激光扫描技术的发展,以高精度数字化模型为基础的文物修复技术得到了广泛的重视.针对青铜器缺块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青铜器自身具有的形态特征出发,提出了青铜器缺块的多元数字化补配框架.对于片状缺块,分析了具有缺失数据的模型内蕴对称性,研究了青铜器表面纹饰的提取方法,根据模型对称变换建立覆盖缺块的初始模型,再根据纹饰拼接方法,从局部精细调整缺块初步模型,使缺块模型上的纹饰与周围模型的纹饰美观拼接,从而形成了青铜器三维模型从全局到局部的补配方案;对于跨区域缺块,设计了缺块边缘欧拉螺线的走向和研究了缺块内外数据的相似性匹配技术,使用了由粗到精、特征敏感的补配方法;对于结构性缺块,设计了具有高效、良好交互性能的缺块几何形态编辑技术,进而为破损青铜器的缺块补配提供了一个专业、便捷的,且具有多元互补方案的计算机辅助几何处理平台.
关键词:破损青铜器;虚拟修复;缺块补配;三角网格
链接: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journal-computer-aided-design-computer-graphics_thesis/0201289498447.html
---------------------------------------------------------------------------------------------------
2.【期刊论文】“宅兹中国——宝鸡出土青铜器与金文精华”策展实践
期刊:《中国博物馆》 | 2021 年第 001 期
摘要:近年来,以青铜器为主体解读、展示中国早期文明的展览不胜枚举。然而,从青铜器与金文的角度深入展示中国青铜时代历史、政治、社会、文化、信仰内涵的展览却极其罕见。"宅兹中国——宝鸡出土青铜器与金文精华"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成功举办,分析其中的难点与亮点、架构与特色等,对今后博物馆策划类似展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博物馆;展览;青铜器;金文;实践与创新
链接: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chinese-museum_thesis/0201289584739.html
---------------------------------------------------------------------------------------------------
3.【期刊论文】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中国青铜器收藏与研究初探
期刊:《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 2021 年第 001 期
摘要:在对中国青铜器的认知、收藏和展览过程中,西方学界开始了对中国青铜器的研究,并涌现出罗杰·弗莱、福开森、高本汉、巴希霍菲尔、罗樾、顾立雅等一批杰出的青铜器研究学者,他们在探索中国青铜器鉴赏和研究方法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向西方传播着中国艺术文化.
关键词:海外文物;汉学家;青铜器收藏与研究
链接: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journal-nanjing-arts-institute-fine-design_thesis/0201288740532.html
---------------------------------------------------------------------------------------------------
4.【期刊论文】从"野兽纹"到"动物纹"——中国北方青铜器"野兽纹"艺术起源新探
期刊:《美术大观》 | 2020 年第 007 期
摘要:北方青铜器"野兽纹"是北方游牧民族文化艺术的结晶.然而,其并非起源于游牧社会,而是源自北方长城沿线地带农耕社会中的狩猎文化.经由后来形成的游牧文明而发展、繁盛起来,并成为游牧文明的代表性艺术.通过对"野兽纹"起源的研究,我们发现:狭义的"野兽纹"是"动物纹"的早期形态,而"动物纹"则是"野兽纹"的扩展.
关键词:北方游牧民族;"野兽纹";鄂尔多斯青铜器;动物纹造型
链接: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art-panorama_thesis/0201279695532.html
---------------------------------------------------------------------------------------------------
5.【期刊论文】从萨满巫术到造型艺术——中国北方青铜器野猪纹造型样式与文化意涵
期刊:《美术大观》 | 2020 年第 005 期
摘要:中国北方出土的青铜器中野猪纹饰虽少,却产生出“虎豕咬斗纹”这种形象生动、构图经典、形制规格极高的黄金饰牌珍品.野猪纹饰有着深厚和久远的文化渊源,与作为北方地区原始信仰的萨满巫术密切相关.本文在剖析野猪纹金饰牌构成形制的同时,探究其产生的文化渊源、演变过程以及稀缺罕见的社会成因.
关键词:北方青铜器;野猪纹造型;鄂尔多斯青铜器;动物纹艺术;北方民族艺术
链接: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art-panorama_thesis/0201279695439.html
---------------------------------------------------------------------------------------------------
6.【期刊论文】浅谈中国古代青铜器造型与装饰纹样的演变
期刊:《文物鉴定与鉴赏》 | 2020 年第 013 期
摘要: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历史成就十分突出,它不仅展示出了高超的工艺手法,也彰显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加强中国青铜器造型与装饰纹样的研究,不仅能够帮助人们找寻民族自豪感,还能为现代艺术作品设计找寻灵感和方向.文章对商周至秦汉时期青铜器的造型与装饰纹样的演变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能够为有关人员认知和理解青铜器以及挖掘青铜器文化内涵提供帮助.
关键词:青铜器;造型设计;装饰纹样
链接: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identification-appreciation-cultural-relics_thesis/0201279384930.html
---------------------------------------------------------------------------------------------------
7.【期刊论文】中国青铜器传统修复的理念转变与实践
期刊:《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 2019 年第 S02 期
摘要:中国青铜器传统修复技术最早可追溯到夏商时期对铸造缺陷青铜器的熔补修复行为,到了宋代,随着金石学的兴起,青铜器传统修复技术进一步发展;清末民初,这项技艺发展成熟,并作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传承下来。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文物保护理念原则的指导和规范,青铜器的修复行为往往是一种经验性的实践。随着现代文物保护修复理念的成熟和现代科技的进步,传统修复技艺逐渐吸收新材料、新技术,向着规范化、科学化转变。作为新一代青铜器修复人员,不仅要脚踏实地继承传统修复技艺,更需要从理论上不断总结和升华,使技术工艺更加科学、规范。
关键词:青铜器;传统修复理念;实践
链接: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and-cultural-heritage-research_thesis/0201281967756.html
---------------------------------------------------------------------------------------------------
8.【期刊论文】中国早期青铜器艺术研究的再思考:以动物纹饰为例
期刊:《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 2019 年第 002 期
关键词:早期青铜器;动物纹饰;象征意义
链接: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journal-zhejiang-vocational-academy-art_thesis/0201274801882.html
---------------------------------------------------------------------------------------------------
9.【期刊论文】中国古代铸造青铜器泥型烘焙温度的理论分析及浇注模拟试验
期刊:《铸造》 | 2019 年第 006 期
摘要:泥型焙烧是青铜器浇注前的重要环节,关系到最后浇注的成败及铸件的质量.有关古代泥型的焙烧温度学术界一直有不同的观点.文中从泥料可能的矿物组成、焙烧的目的及青铜器模拟浇注实验等方面讨论了古代泥型焙烧的下限温度、上限温度等问题.分析结果表明,泥型焙烧温度的下限应不低于所含有的粘土矿物脱去结构水的温度.而只要不变形,或在合范时能经过处理校正,泥型即使"陶化"了也可用来浇注.青铜浇注时的温度在1100℃左右,如果泥型中含有较多在此温度内分解产生气体的其它矿物(如碳酸盐类),这些矿物的分解温度也是焙烧温度的重要考量.
关键词:青铜器;泥范;焙烧温度;矿物组成;发气性
链接: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foundry_thesis/0201272594662.html
---------------------------------------------------------------------------------------------------
10.【期刊论文】中国古代青铜器饕餮纹饰的研究
期刊:《海外文摘·学术》 | 2019 年第 003 期
摘要:青铜器的表面纹样居多将古代青铜文化推向高潮。 青铜器的纹样不仅具有美化器物的功能,还反映了古代的真实生活。是传承中国古代文化极具象征特点之一。本文主要是从青铜器的纹样出发着重青铜器的饕餮纹样进行分析。
关键词:青铜器;饕餮纹;文化传承;纹样
链接: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academic-digest_thesis/0201273141421.htm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