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方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1|回复: 1

盘点中国历史上那些著名的玉器(1)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9-20 12:3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人对玉的喜爱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很多关于玉石的文字记载和文化概念。因为对玉石的深邃情感和文化渊源,中国成为举世闻名的玉石之邦。
中国的历史,也是一段玉石文化传承和不断发展的历史。历朝历代有很多对玉石的记载,也有很多关于美玉的传说。那些沉淀在历史中的知名美玉,以传奇的姿态引人遐想,加深了人们对它们唯美形态的好奇。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历史,盘点一下在历史的角落里持续闪耀光辉,惹人神往的那些美玉。
1、和氏璧
和氏璧的传说,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
小学课本里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更增进了和氏璧在现代人心中的传奇。人们对和氏璧的遐想,已经不光是对一块美玉的审美追求,而糅合进了对于历史和英雄的情感。
据传,和氏璧后来被秦始皇下令丞相李斯制作成为传国玉玺,上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成为封建皇权的象征。玉玺由秦传到汉,西汉末年王莽乱政时,太后王政君执玉玺掷向逼宫抢夺的王莽,玉玺在地上磕去一角,王莽使人用黄金镶补,玉玺遂变成一角镶金的造型(后来一角镶金就成为鉴定传国玉玺真伪的标准之一)。
随后传国玉玺几经转手,最终在五代十国时失去踪迹,世间只留下有关玉玺的传说。



传国玉玺一角镶金



       电视剧中的传国玉玺

2、西汉金缕玉衣
1973年出土于河北省定县八角廊村40号汉墓,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也是我国的著名国宝之一。
此玉柙分为头罩、脸盖、上衣前片和后片、左右袖筒、左右手套、左右裤筒和左右脚套等部分,共用玉片1203片,金丝约2567克,系分片连缀而成。玉柙主人为中山怀王刘修,是著名的河北满城汉墓墓主刘胜的后代,死于公元前55年。此墓曾在盗掘中被火烧过,玉衣是受过焚烧后的劫余之物,但色泽却更为缤纷。



金缕玉衣

3、“一捧雪”玉杯
明代玉器珍品。据《明史》与《张汉儒疏稿》记载,明嘉靖年间,权臣严嵩欲将太仆寺卿莫怀古的“一捧雪”玉杯据为己有,为保住玉杯“一捧雪”,莫怀古不惜丢官、弃家舍妾,几经辗转来到中原,将莫姓改为李姓,隐蔽落户。
明末书画大家范允临、明末清初戏剧大家李玉就此写就话本《一捧雪传奇》和剧本《一捧雪》,演绎出可歌可泣的“一捧雪”的传奇故事。
从外观看,“一捧雪”为白色玉杯,略透淡绿,玉质晶莹,口径7厘米,深2.5厘米,杯壁厚0.2厘米。杯身琢有梅花五瓣,似腊梅盛开。杯底中心琢一花蕊,杯身外部攀缠梅枝,枝上琢有17朵大小不等的梅花,与杯身自然连在一起。玉杯取“腊梅傲雪”之意,酒斟玉杯内,经光线折射,加上玉杯的剔透光洁,给人如冰如雪的感觉。
传说中,“一捧雪”玉杯玲珑剔透,造型奇特,洁白如雪,巧夺天工。酒斟盏中,夏日无冰自凉,冬日无火自温。捧在手里,加水后双手一搓,杯中水花飞溅,犹如雪花,故而得名“一捧雪”。



玉杯“一捧雪”



京剧《一捧雪》



台湾剧天师钟馗之《一捧雪》传奇

想了解玉,鉴赏精品美玉,认识中国玉文化,请关注我。
在这里,你不仅能见识到世间的奇珍异宝,还能有机会亲近、赏玩美玉佳品。
有任何需求,或者有什么关于美玉的困惑,给我私信或留言就好。我不仅会为朋友们带来更多关于玉石的文化和故事,还会为大家推荐质量可靠、品质上好的玉器,有收藏或馈赠需求请私信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是路过,不发表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方窑

GMT+8, 2025-4-9 09:42 , Processed in 0.09729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 www.veikei.com】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