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方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5|回复: 0

东方文明最有艺术价值的国之重器“青铜器”!

[复制链接]

1

主题

3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2-12-17 19:2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制(天子九鼎,君侯七鼎,大夫五鼎,学士三鼎,平民无鼎)



青铜器是由青铜合金(红铜与锡,铝的合金)制成的器具,诞生于人类文明时期的青铜时代。青铜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现,是一种世界性文明的象征。


【兽面纹鼎】
兽面纹鼎,通高21厘米,宽18.3厘米,重1.04kg。鼎圆体,深腹,薄壁,平口沿外折,口沿上有双立耳。腹下三扁足,足作夔形,首朝上,尾部作支点。颈部饰兽面纹,无地纹。
  鼎是青铜礼器中最重要的一类器物,自考古学上的二里头文化时期开始出现,一直沿用至明清时代,是青铜器中流行时间最长的器物。


【兽面纹簋】
兽面纹簋,商代。侈口,束颈,鼓腹,圈足。腹两侧有一对兽形耳,其下各垂一小珥。腹饰兽面纹,颈、足饰夔纹。颈部两面各有一浮雕兽首。
    青铜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大件青铜器在夏代晚期(古学文化的二里头时期)开始出现,到商代前期(二里岗时期)和商代后期(殷墟文化时期),出现了大量气势恢宏、纹饰繁缛的呈组合的青铜器。进入西周、东周时期,出现了一批具有长篇铭记历史事件文字的青铜器,这是中国青铜文化的两个特有现象。青铜器的制造和发展,历代绵延不断,但对社会生活产生较大影响的是在先秦时代。


【王生女方彝】

王生女方彝,通高29.5厘米,宽18.6厘米,重4.65kg。
  彝方体,平底,长方形圈足,足上有四豁口,屋顶形盖,盖上有一屋顶形钮。盖、腹、足上出八条棱脊,饰兽面纹和夔纹。盖内侧与器内底有对铭“王生女”。铭文标其所属,表明此方彝是王的外甥女称女的器物。
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和艺术价值,代表着中国4800多年青铜发展的高超技术与文化。青铜器上布满了饕餮纹,夔纹或人形与兽面结合的纹饰,形成神灵的图纹,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向征。


【十字洞腹方卣】

十字洞腹方卣,通高34.5厘米,口径6.6厘米,重3.54kg。卣圆口微侈,长颈,方腹,圈足。有盖,盖钮作立鸟状。卣肩两侧各铸一浮雕卧鸟,双鸟背向,尾上卷与卣的提梁相连。卣腹四面正中各有一方孔,形成四面穿透、内部相通的“十”字形孔洞。卣盖、器腹和圈足上以细密的云雷纹为地纹,均饰以兽面纹。此卣的腹部采用了奇巧的形式,器外部四面相通,器内曲折相连,两者结合,既有贮酒之功用,又有观赏之效果,构思巧妙,匠心别具,反映出当时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从器型上可分:炊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车马饰、铜镜、带钩、兵器、工具和度量衡器等。
    中国的青铜器形成了独特的造型系列:容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等等。单在酒器类中又有爵。角、觯、斝、尊、壶、卣、方彝、觥、罍、盉、勺、禁等二十多个器种。
中国的青铜器时代包括了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有一千六百余年,直到东汉末年,陶瓷器得到较大发展青铜器才从生活中开始退出。


青铜器我们常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商晚----西周早期。
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型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缛富丽。
2,西周晚---春秋早。
青铜器胎体开始变薄,纹饰逐渐简化。
3,春秋中---战国,大秦。
由于铁器的推广使用,铜制工具越来越少。秦汉时期,随着陶器和漆器进入日常生活,铜制容器品种减少,装饰简单,多为素面,胎体也更为轻薄。


【兽面纹觥】
兽面纹觥,通高15厘米,宽20厘米,重0.72kg。觥失盖,椭圆形体,口上有流,鋬上铸一兽首,高圈足。流、腹、足上起扉棱。通体以雷纹为地纹,饰兽面纹和夔纹。此觥纹饰华丽,工艺精美,属难得之佳作。
铸造方法可分为三种:
一,范铸法又称模铸法:
先以泥制模,雕塑各种图案、铭文,阴干后再经烧制成母模,以母模制泥范,同样阴干烧制成陶范,熔化合金,将合金浇注入陶范范腔里成器,脱范后再经清理、打磨加工后即为青铜成品。
二,失蜡法是一种青铜等金属器物的精密铸造方法:
用蜂蜡铸件的模型,再用别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加热烘烤后,蜡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空壳。再往内浇灌溶液,便铸成器物。
三,浑铸法:
1,器物分为数件分别翻范浇铸,最后拼接成一个整体,这种铸造方法称为分铸法。2,铸造多个较小物件时,还会将多个铸范层叠装在一起这种工艺称为叠铸法。叠铸法多用于铸造钱币等小型器物,出现于春秋时期,汉代时逐渐流行。



    其中以商周早期的青铜器最为精美。一般可分来四大类(鼎,簋,爵,觚)等!!


【兽面纹觚】
兽面纹觚,商代后期,高26.5厘米。觚是饮酒器。此器体形高而细,中段明显收缩,器身饰兽面纹,两段兽面纹之间仅有十字形而不穿孔,是商代晚期细腰觚的特点。
现在古玩市场现代的高仿品很多,主要的区别方法有:
一,器形上区分:
由于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制作方法同夏、商时期一样都是陶范制作,且一器一范。所以,在西周时期也是没有完全相同的青铜器。
二,纹饰上区分:
1,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兽面纹的变化的形式“环柱角形、牛角形、外卷角形、羊角形、内卷角形、曲折角形、双龙角形、长颈鹿角形、虎头形、熊头形兽面纹”等纹饰。2,西周中后期,主要流行环带纹、窃曲纹、重环纹、垂鳞纹、波曲纹、凤鸟纹、瓦纹等,还出现了许多无纹饰的素器。3,到了战汉时期主要的纹饰以凤鸟和龙纹。


【子工万爵】
青铜器的颜色真正是黄金般的土黄色,因为埋在土里时间长了变成绿色的。由于青铜器完全是由手工一模一范投制,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


【单刃青铜刀】

    目前已知的我国最古老青铜器是从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单刃青铜刀,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青铜刀。马家窑文化距今已有五千七百多年,是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发掘的2000多座墓葬里出土了大量的随葬品。


【十二生肖镜】

隋代,直径13.65厘米,镜圆钮,钮座周围饰连珠纹。内区饰缠枝纹,外区饰十二生肖,以双线相隔。素缘。
青铜器生产复杂,成本高,存世少,时代久远等种种原因,因此市场价值很高。其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其实要远远高于字画和瓷器,艺术地位也比西方的油画、雕塑等要大的多,不管是从夏商周盛行的青铜鼎、酒器、礼器,还是隋唐的青铜镜,亦或是北魏出现的青铜佛像都一样价值颇高,备受推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方窑

GMT+8, 2025-4-9 14:54 , Processed in 0.08350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 www.veikei.com】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