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方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2|回复: 0

关于青铜盘的介绍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12-21 14: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文

“承槃也。从木般聲。鎜,古文从金。盤,籀文从皿。”
段玉裁注:“盛盘者,盛水器也”。槃鎜盤,这三个盘字的来源是秦始皇推行“书同文”政策下的产物,为小篆,三个盘的区别个人猜测是使用的场景不同,和材质上的差别(个人猜测..)
用途

古人在祭祀或者宴饮之前都要行沃盥之礼,以昭其洁
沃盥之礼

就是洗手,一般会先用匜来盛水,之后倒在客人手上,盘在最下方接水。用古语来说就是《周礼.春官.郁人》“凡祼事沃盥。”。孙诒让释义:“沃盥者,谓行礼时必澡手,使人奉匜盛水以浇沃之,而下以槃承其弃水也。”。
历史

商代早期
商代早期出现,盛行于商中后期至西周,消亡于东周
消亡的原因..这次肯定不是因为禁酒,礼制崩坏是一部分原因。但也不能不洗手呀,应该还是同类产品出现,竞争不过,同类产品其实看形状也能看出来,盆出现于西周晚期,盛行于春秋时期。还有洗,是专门用来洗手洗脸的日常用品,出现于战国晚期,形状和用途和盘差不多,同类产品太多,铜盘也就消亡了。
甲骨文

这个是金文,也是铭文,就是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出现于商中期,盛行于西周时期,金文之前就是甲骨文了,不过甲骨文中没盘字。第一个铭文,是般字,繁体的盤字就是上面一个般下面一个皿,般呢,就是有船来了,要卸货,人去搬东西的意思,之后字形下面多了个盛接的底座,也就是放在上面的意思,加在一起就是人拿起东西再放在器具上就是盘字,还是比较形象的,尤其是搬的这个动作,就是怎么搬的搬得最后人也上去了,不过看起来还挺有趣的


视频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方窑

GMT+8, 2025-4-9 14:54 , Processed in 0.10895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 www.veikei.com】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