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方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0|回复: 0

2.93

[复制链接]

5

主题

5

帖子

1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
发表于 2023-3-1 18: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华虫,作雉形,亦即华丽的鸟,取其文。宗彝,即虎蛙,昂鼻岐尾,是一种智兽。藻,即水草,取其洁。火,作火字形,取其明。粉米,作谷粒形,取其养。为斧形,刃白身黑,取其断。为两已相背,黑青相次,有背恶向善之意,也有君臣离合之义。总之,十二种纹样都贯穿着儒家伦理道德的含义,具有鲜明的社会意义。8.天子以苍壁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9.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铸造由商代的混铸转变为分铸,采用焊接、镶嵌、蜡膜P6710.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铸造有哪些技术?P72-7311.青铜器加工工艺(金银错、鎏金)P73金银错。或称错金银,是在铜器上用金银丝或金银片镶嵌成各种图案花纹,用错石(厝石)再磨错平滑。“它山之石,可以为错”,“错古作厝,厝石谓石之可以攻玉者”。厝石就是细砂岩。金银错是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工艺装饰的一种新创造(插图3)。5.鎏金鎏金是将金箔剪成碎片,放入内加热,然后以一比七的比例加入水银,即熔化成为液体。这种金与水银的混合物称为金泥。将金泥蘸以盐、矾等物涂在铜器上,经炭火温烤,使水银蒸发,金泥则固着于铜器上。这种方法称为鎏金,或称火镀金。6.镂空一镂空的技法,一般是采用失蜡法,也称蜡模法、拔蜡法、出蜡法等。失蜡法的创造,是我国古代金属铸造和铸件装饰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直到现代仍为世界上制作精密铸件的一种方法。失蜡法的记载,最早见于《唐会要》、《洞天清录集》等古籍。.焊接。焊接是将器物的部件或局部在制作过程中用热加工方法使连接在主体上。青铜器的制作,最早是运用浑铸法,即器物用范块组合一次铸成。以后又创造了分铸法,即将部件或局部先铸出,然后和主体一次铸成。而焊接则可以在主体铸成后,将部件或局部补接上去。焊接方法的应用,既便利铸制过程,也可以丰富器体的造形,提高了青铜器的艺术效果。2.刻划。刻划的装饰,是随铁工具的提高而出现的。因为铁质坚韧,易于刻铜。在战国时期,产生了许多著名的刻划装饰的青铜工艺品。如辉县的刻纹宴乐铜鉴,长治的刻纹铜,琉璃阁的刻纹铜奁,上海博物馆所藏的刻纹铜杯等。这些刻纹细如毫发,线条流畅,像一幅幅精巧的线纹装饰画。3.镶嵌。镶嵌是在青铜器上嵌饰其他物质材料,或松石,或红铜,或金银丝。这是春秋战国时期流行的装饰手法。春秋时期多用红铜罐嵌,使在青铜的器体上出现红铜,产生色彩对比,有一种和谐的金属光泽感。以后,在战国时期盛行的金银错,则更具有富丽辉煌的艺术效果。12.带钩(名解)P75-76带钩原是胡服所用。胡服是上褶(音习)下椅,便于骑猎。这种服式腰间束一条皮带或丝带,带头有钩便于拴结,这就是带钩。我国古籍上有称为“师比”的,也有称为“犀毗”的,战国时,赵国首先学习胡族的服式,所以带钩系从北方民族传来。有人认为带钩除了作革带的钩外,还有挂饰件的钩,挂武器的钩,或系衣襟的钩等等。当然,形虽近似,但不宜称为带钩,而应分别称为“饰件钩”、“武器钩”、“衣襟钩”。据现有材料看,带钩约始于春秋初期,而广泛流行于战国,直到西汉带钩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短至两寸,有长达十一寸的,如拿誓钩。有各种象形的,有作成兽头,有作成鱼鸟形,有雕成怪兽或骑马状,有形似琵琶,还有作成方印可代替印章的。其制作工艺有浮雕、镂空、鎏金、嵌玉等,都极为精美13.兵马俑P90兵马俑,即秦始皇陵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中国世界遗产,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千米处的兵马俑坑内。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施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14.长信宫灯P93长信宫灯是以汉代宫女形象为基本造型的青铜器。灯身通体鎏金,有铭文“长信”二字。宫女作跪坐状,以左手持握灯座底部的座柄,右臂高举,袖口向下宽展如同倒置的喇叭,与体腔空心相连,燃灯时起到烟道和消烟的功能。灯盘呈“豆”形,可以调节照度和照射方向。长信宫灯的设计,将功能性、科学性与灯的造型设计完美地统一起来。(1)长信宫灯是汉代铜灯,1968年从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出土。(2)灯形作一跟坐的宫女执灯。通高46厘米,整体鎏金,有铭文“长信”二字。灯盘、灯座以及执灯宫女的右臂等部件都可拆卸。灯盘、灯罩可以转动开合,以便调节灯光亮度和角度。宫女右臂中空,可以导入灯烟,使室内空气洁净。(3)整个灯罩呈镂空圆柱体,灯罩底部设置有托架,宫女身穿长袍,神态优雅地托举着宫灯,是一件难得的设计合理并具有美学价值的作品。15.博山炉P94博山炉又叫博山香炉、博山香薰、博山薰炉等名,是中国汉、晋时期民间常见的焚香所用的器具。常见的为青铜器和陶瓷器。博山炉的得名源于外形。炉体呈青铜器中的15.博山炉P94博山炉又叫博山香炉、博山香薰、博山薰炉等名,是中国汉、晋时期民间常见的焚香所用的器具。常见的为青铜器和陶瓷器。博山炉的得名源于外形。炉体呈青铜器中的豆形,上有盖,盖高而尖,镂空,呈山形,山形重叠,其间雕有云气纹、人物及鸟兽。于炉中焚香,轻烟飘出,缭绕炉体,自然造成群山朦胧、众兽浮动的效果,仿佛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16.瓦当,什么是四神纹P105战国时期的瓦当是半圆形,称为半规瓦。秦代的瓦当由半圆发展为圆形,汉代则主要流行圆瓦当。汉代瓦当的制作,较战国更为兴盛。著名的宫室建筑,大多有烧制砖瓦的陶窑,进行专门设计和生产。汉代瓦当的装饰,可分卷云纹、动物纹、四神纹、文字等几种。也称四灵纹)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由这几种动物合成一组的图案。四神纹在汉代极为流行,在铜镜、漆器、石刻、砖瓦等各种工艺品的装饰上,被广泛应用(。汉代把四神看成与辟邪求福有关,它又表示季节和方位。青龙的方位是东,代表春季;白虎的方位是西,代表秋季;朱雀的方位是南,代表夏季;玄武的方位是北,代表多季.曹植《神龟赋》:“嘉四灵之建德,各潜位乎一方,苍龙虬于东岳,白虎啸于西岗,玄武集于寒门,朱雀栖于南方。”就是对四神的描写。这四种动物,以玄武比较奇异,它是龟和蛇的合体。《楚辞》注:“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日武。”有人解释,这与古代图腾信仰有关,是氏族外婚制的反映。汉代四神瓦当,在圆形中表现出几种动物的形象,适合圆的要求,但无拘谨之感,既生动自然,也劲健有力,是图案设计中的佳作17.陶瓷的区别,六朝的代表瓷器是什么?一是原料不同,陶器用粘士;瓷器用瓷土。二是烧窑火候温不同,陶器较低,约800℃左右;瓷器较高,约1200℃左右。三是物理特性不同,陶器质地松脆,有微孔;瓷器质地致密、坚实、不漏水,敲击有金属声。人们在陶器制作的长期生产实践中,由于胎料的精选,窑的改进和火度的掌握,把陶器制作得更精致,质地更坚硬细密,以提高实用性能和外观的纯洁度,因而产生了瓷器。青瓷与黑瓷18.六朝时期青瓷最具特色的纹样P130莲花纹与忍冬纹19.六朝时期的漆器工艺(夹纻、绿沉)P137夹纻又称夹纾、挟纻。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作为漆塑像的方法,先用泥塑成胎,后用漆把麻布贴在泥胎外面;待漆干后,反复再涂多次;最后把泥胎取空,因此又有“脱空像”之称。用这种方法塑像不但柔和逼真,而且质地很轻,因此又称“行像”。绿沉漆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绿沉漆”之由来是因石绿入漆后颜色灰暗而起。它是一种暗绿色漆。如物沉在水中,其色深沉静穆,故名“绿沉”。绿沉漆的出现标志着髹漆工艺在调色技术上的新成就秘色瓷特殊的釉料配方能产生瓷器外表“如冰”、“似玉”的美学效果,釉层特别薄,釉层与胎体结合特别牢固。所以,这种配方是保密的,专用于皇家瓷器的烧造。以后,凡是釉料配方保密的瓷器,都叫“秘色瓷”。例如,历史上有过“高丽秘色瓷”等。秘色瓷是越窑青瓷精品之一。秘色瓷是进贡朝廷的一种特制的瓷器精品,因其制作工艺秘而不宣得名。所谓“秘色瓷”,实为唐、五代之际越窑青瓷中的上乘之作。21.邢窑(白瓷)地点、特色P145邢窑,是一处隋朝-五代时期的窑场,现存遗址位于河北省邢台市辖内丘、临城两县境内的太行山东麓丘陵和平原地带。据考证,邢窑始烧于北朝,衰于五代,终于元代,唐代时为制瓷业七大名窑之一,也是我国北方最早烧制白瓷的窑场类银类雪,釉白而微闪淡黄或淡青。它是先在胎上涂以护胎釉,即化妆土,胎质厚而细洁,瓷质坚硬。器内满釉,外釉往往不到足。器形光素大方,不施纹饰。瓶多广口短颈,壶为短嘴,此外也有白瓷烛台(插图3)、葵形盒等。器底多如璧形的宽圆圈,被称为“玉璧底”。22.隋唐丝织品纹样P151连珠纹数量最多最具时代特色团窠纹即团花常以宝相花为团花的主题,四个团窠纹之间缀以忍冬纹,四出忍冬对称纹多用动物组成左右相对的格式。散花没有固定规则的各式花锦常用牡丹花草鸟蝶等组成自由式的花纹几何纹几何。是较大量应用的一种纹饰。常见有字、双胜、龟背、锁子、棋格、十字、齿、间道等形式。6.晕绞丝旁间织锦中最华丽的一种。它用多种色彩相间排列,构成斑斓复杂的条纹。23.雕漆P162雕漆是唐代创造的漆器新产品。它的制作过程是先在漆胎上涂漆数十层,待一定厚度,再进行雕刻,这种做法现在通称剔红。它是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的瑰宝和精华,与景泰蓝、象牙雕刻、玉雕一起被誉为京城工艺“四大名旦”,24.唐代工艺美术特点(造型、色彩、装饰纹样、装饰技法)P16625.宋代五大名窑名称及特点P17126.吉州窑地点及特点P177江西吉安永和镇27.缂丝P18缂丝在我国古代文献里有多种名称,又称作刻丝、克丝、或剋丝,由于织造的作品在图案与素地结合处微显高低,呈现一丝裂痕,犹如镂刻而成,故名刻丝。从织法来看,缂丝与织成两者近似又有区别,所以通经断纬并不是缂丝的唯一特征。其成品正反两面如一,与苏绣两面绣有异曲同工之妙。缂丝与刺绣、玉雕、象牙雕、景泰蓝并成为中国四大特种工艺品,享有“织中之圣”,和“一寸缂丝一寸金”的美誉。28.宋代漆器的品种及工艺P188多生活器皿如奁盒碗盘盆勺金漆犀皮螺钿雕漆29.青花含义及特色P195青花是在白色瓷器上绘有青色花纹的一种瓷器。青花的原料是一种钻盐类的金属元素,呈色性很强,鲜明而稳定。青花既简朴而又华美,既繁复而又统一,它如同民间蓝印花布一样,具有质朴、淳厚、典雅的艺术特色,为广大人民所喜爱。它是在陶瓷工艺中,自元以后形成的一个主要品种30.琉璃P196琉璃又称瑠璃。在古时,它常与玻璃一词混用。到后来,人们才把玻璃制品称为料器,而琉璃则专指于建筑砖瓦上的一个品种。琉璃是一种铅釉陶,在汉代即已普遍制造,它是釉陶烧制的演变,六朝时已将琉璃应用在建筑上。元代的琉璃除作建筑装饰外,还大量用于制作寺庙的各种器皿。31.料器P196玻璃制品32.斗彩P207斗彩”又称逗彩,其法是在胎上先用“苏泥勃青”青花釉和料画出部分花纹,又在釉上与之相适应的加以彩绘,使青花与彩绘形成变化统一的装饰和效果。上下斗合,构成全体,故名“斗彩”(插图2)。关于斗彩的记述,最早见于康熙、雍正年间的《南窑笔记》:“用青料画花鸟半体复入彩料,凑其全体,名曰斗彩。”这是五彩的一种,以成化时期制作最为精美。33.宣德炉P215明宣宗三年,工部为适应宫廷和寺庙作祀祠或熏衣之用的需要,利用从南洋所得到的风磨铜铸造的批小型铜器。因其品种多为香炉式,故以炉名之,称为宣德炉。以后历代都有仿造铸作的,都统称宣德炉34.果园厂P217果园厂是明代封建官营的漆器生产机构。制作雕漆、填漆等种,但以雕漆最有特色。永乐时,由张德刚和包亮掌理制漆技艺。嘉清时,又吸收了云南优秀的制漆艺人。有着这一批技术力量,所以明代的雕漆,能取得前所未有的卓越成就。35.明代家具工艺特点P219,即简,厚,精,雅。简,是指它造型洗练,不繁琐、不堆砌,落落大方。厚,是指它形象浑厚,具有庄穆、质朴的效果。精,是指它做工精巧,一线一面,曲直转折,严谨准确,一丝不苟。雅,是指它风格典雅,令人耐看,不落俗套,具有很高的艺术格调。:(一)注意木材的质地,多采用硬质的树种,所以又通称硬木家具。(二)充分体现木材的色泽和纹理,而不加油漆。(三)注意家具的造型,采用木构架的结构。例如方或圆的脚好似建筑的柱,横档撑子好似梁,在脚与档交接处用牙子连接并加固。边框则多用卷口,以表现出曲线的变化,形成直线和曲线的对比。36.古彩P226古彩:又名硬彩,为别于清代粉彩,一般称明代五彩和清代康熙五彩为古彩。五彩,是以红、黄、绿、蓝、紫等各种带玻璃质的彩料,按图案纹饰需要施于釉上,在瓷胎上用生料、钒红勾线,用单线平涂的方法,再在“彩炉”(在800-900度之间烧成)二次焙烧而成的一种古彩。由于它红绿分明,层次较少,彩色鲜明透彻,故称硬彩。古彩的色彩明净晶莹,色调对比强烈,形象概括夸张,线条刚劲有力,具有浓厚的民族艺术风格。古彩所描绘的对象甚多常见的有人物、山水、龙凤、鸳鸯、松柏、灵芝、花草等。古彩瓷在历次世界性的博览会上,受到广泛的称赞。是景德镇陶瓷技术的优秀传统之一。就年代说,包括大明彩和康熙彩;就色彩说,有三彩、五彩和红绿彩。其技法特点是单线条平面,线条刚劲有力,笔画简练生动,色彩对比强烈,形象概括夸张,民间风格浓厚,装饰性强。37.景泰蓝P216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品,这种工艺最早起源于波斯,公元6世纪时,由波斯传入阿拉伯、东罗马帝国等地,8世纪左右传入我国。明代景泰年间(1450年-1456年)最为盛行,又因当时多用蓝色,故名景泰蓝。景泰蓝以紫铜作坯,制成各种造型,再用金线或铜丝掐成各种花,中充珐琅釉,经烧制、磨光、镀金等工序制成。景泰蓝造型特异,制作精美图案庄重,色彩富丽,金碧辉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我国传统出口工艺品。制作过程:景泰蓝制胎(大多以紫铜作胎,少量为金银胎)、掐丝(用铜或金的丝片做出花纹)焊接(将花纹焊接到胎上)、点蓝(于花纹内填充珐琅料)、烧蓝(焙烧珐琅料)、磨光、镀金等工序制成。艺术特点:形(形制优美)、纹(花纹细腻)、色(色彩华丽)、光(光泽鲜亮)38.景泰蓝康熙乾隆特点P228+235康熙时期的景泰蓝,掐丝细密均匀,但釉色不及明代。品种有瓶、盒、香薰、香简等。乾隆时期景泰蓝最为繁荣。“圆润坚实,金光灿烂”,作工超过明代。色彩有天蓝、宝蓝等,并新创粉红、绿、黑等色。多用锦地。品种很多,小如笔床、砚盒、轴头,大到桌椅、床榻、屏风、屏联,都有制作。并与其他工艺如漆器、镶嵌、画珐琅等相结合,流行各种技法的综合运用。39.故宫博物院玉雕藏品《大禹治水图玉山》及《白玉嵌金红宝石碗》P23840.彩塑(天津泥人张)P2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方窑

GMT+8, 2025-4-10 03:14 , Processed in 0.11849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 www.veikei.com】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