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方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5|回复: 0

新中式,正东方 — 明式家具与现代审美的潮流融合

[复制链接]

2

主题

3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23-3-10 19: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起源

说起明式家具,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联想至明代。可事实上明式家具并不是明代家具的专称。工艺美术史上把明中期至清早期这个时间段里主要采用硬木材料制作的,设计精巧、做工精良、明代家具”。明式家具不是一个简单的朝代和时间的概念,而是家具制作中,追求和体现出来的一种艺术风格,反映了特定的审美意趣和文化归属。
中国家具诞生于2000多年前的汉代,公元1世纪佛教传入中国,从壁画上可看到,佛教带来的高型家具成为早期中国家具形制上的参考。更早时期的春秋战国并未诞生家具概念,人们使用的器物是简单矮小的几、榻、小屏风,或以木质为胎的华丽漆器,且限于贵族阶层使用,未具备现代理论上的家具意义,这一时期被称作席地而坐时期。汉以后,经过南北朝直至隋唐的演变,到了宋代,家具发生了从矮到高的颠覆性转变,种类也从单一品类发展成床榻、椅凳、桌案、柜架、屏风等。人们的起居方式彻底改变,由席地而坐进入到了便捷的垂足高坐时代。家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 东晋顾恺之《列女仁智图》  五代周文矩《重屏会棋图》】



【汉代画像砖中的榻,辽阳汉墓壁画上的榻】



【唐《挥扇仕女图》局部,唐《捣练图》局部】



【《北齐校书图》,五代《韩熙载夜宴》图】

300多年的宋代历史,大部分时间处于内忧外患中,南北家具差异较大。虽然总体呈冷峻、严谨、简素的风格,但如果将南北方分开来考虑的话,就会找到一根分界线——淮河。淮北的黄河流域沿线地区为北方风格,淮南的长江流域沿线地区为南方风格。南宋首都地处临安,即今天的杭州,正是楚文化、吴越文化所在地。中国古代文化名人大都出于此地,所以,南方家具受文人影响较深,趋向于后来王世襄所定义的明式家具特征——简练、劲挺、空灵、典雅等。而北方家具,包括山西、陕西、河南几个被称作晋作的地区,甚至更远至西藏,受游牧民族文化影响,多以华丽的雕饰与金漆为主,图案反映草原人民审美,家具造型雄浑、朴拙、华丽、繁缛。当然再往东的山东河北一带家具也受到一定程度的草原文化影响。这种南北风格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宋代,在明清两代依旧如此。因为,佛教传入中国若干年后,与中国的儒学、道教相互融合,成为各个朝代体制运行的基本,这套文化体制相当稳固。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变换的只有朝代的更替、统治者的轮番上阵,文化根基从未改变,而家具在这个文化背景下一直扮演着传承的角色。



【宋《西园雅集图》,宋《听琴图》局部】



【元《消夏图》中展腿桌,元代供桌】



【元刻本《事林广记》插图,元墓出土釉里红瓷床】

宋元之后,进入到强大的明代。这是一个商品经济大发展的时代,也是中央集权高度集中的时代。这个时代,资本主义盟芽出现,社会雇佣关系形成,手工行业一度繁荣,更多的手工业者专业精深程度前所未有,制作出了各种技艺精湛的器物。木质家具的榫卯结构、线性设计已达至成熟阶段,人们对家具的需求突破以往,沿海内陆间大量流通。而紫禁城的兴建,无疑更是为精品家具的展示提供了巨大的展示舞台。至此,明式家具的风格形成逐渐趋于完善,形成了反映特定的审美意趣及超越时代的艺术风格。

二、形成原因

1. 手工艺的空间发展

至明代中叶,举国上下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最主要的是城市经济活跃,手工业飞速发展。家具,作为明代飞速发展一种文化艺术,也得到了超常的发展。追求家具的完美离不开物质的富足,追求家具的艺术性更离不开雄厚的经济实力。明式家具之所以产生于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是由于其得天独厚“鱼米之乡”的天时地理条件,以及手工艺发展而造就的地方富裕。明代中叶后苏州地区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文化艺
术的空前繁荣。手工艺人才辈出,技艺精湛,是明式家具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2. 深厚的文化底蕴及文人思维的参与

明中期以后,太监干政现象严重,有些官员为躲避政治迫害,隐居江南,纵情流连于山水之间。彼时,江南园林的兴起,造园论著《园治》产生,午荣著《鲁班经》、黄大成著《髹饰录》问世。文人们对装饰园林的各种器物产生浓厚兴趣,纷纷参与设计,推动明式风格形成。不少诗人画家还直接在喜爱的家具上题刻铭文,表达自己的感情。如文徵明参与拙政园的设计,祝枝山在官帽椅上提款等,他们将自已的思想、意念赋予家具当中,形成了家具上的书卷气与文人情趣,对直接提升“明式家具”的审美和品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



【陈淳  洛阳春色图】

而苏州作为江南地区的代表,当时拥有一大批画家。据史料记载,声势浩大的“吴门画派”就产生于这个时代,“唐、祝、文、周”等文人逸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他们的画风追求宁静、高远的意境,寄情于山水、田野之间,悠哉游哉。这种文人的意识和修养,对当时当地的园林家具直至民间家具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指导作用,极大地促进了家具制造在选料、款式、功能、造型诸方面的改进,使这个时期的家具业有了质的飞跃,更臻完善,更加清雅、脱俗。同时,受宋代禅宗影响,当时的人们更加重视内心的解脱。加之王阳明心学的形成,实现了儒学由理学向心学的转变,强调生命活泼的灵明体验。家具也在这样一个大文化范围下,总体造型呈现空灵清雅、简约至上的哲学意味。



【明代 仇英 《汉宫春晓图》局部】



【明 仇英《桐阴图》】



【 明 仇英(传)《西厢记图册》】

三、特点

明式家具形成了“结构严谨,线条流畅,工艺精良,漆泽光亮”的特点,以其鲜明的艺术风格和地方特色独树一帜。所谓结构严谨,是指家具的构成都是靠卯榫工艺,在充分考虑家具的外形美及其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注重结构的整体性及力的平衡,从而达到耐用的牢度;所谓线条流畅,是指每一件家具外观上主要以线条为主,很少雕饰,匀称的比例,秀美的线条,更显家具设计制作的功力;所谓工艺精良,是指家具的制作从选料、配料、木工、打磨,漆工等每道工序均细致周到,无懈可击;漆泽光亮,是指家具上漆均采用生漆传统工艺,往往通过几十道工序的精工细作使家具外观尽善尽美,达到似漆非漆的效果。
















而那些方中有圆,圆中带方的构架以及圈椅天圆地方造型,处处体现着中国人内敛含蓄、外圆内方、以柔克刚的为人处世之道。它的纹饰也以文人意趣为主,如灵芝、博古,梅、兰、竹、菊等。而皇家器物中,则以龙凤纹、云纹等常见。无论从哪一点来看,明式家具都是文化含量极高的家具。








四、演变

继明式家具之后,中国家具史迎来新的变革-清式家具。同样以硬木制作的清式家具以其绚丽、豪华、繁缛的富贵气派和造型厚重、体形庞大、色彩艳丽的艺术手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清式家具是以宫廷家具为代表的,民间俗称为“京式”。由于清朝统治时间长达三百多年,其清式风格也影响了大江南北的家具。苏南地区家具在延续明式家具主要结构、造型的前提下,其款式面貌也讲究精细的雕刻及形体的气派大度,只是在家具上雕饰的纹样采用了比较清秀、简洁的图案,如灵芝、香草、回纹等,无不渗透着江南的气息。当然在用材上比起“京式”家具还是瘦身不少,仍体现着“明式家具”的韵味。现苏州园林内保存的清代家具大多如此。



【清 崔鏏仕女图册】



【清 虞沅 闱中雅会图】

清代以后,由于连年战乱,加上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民不聊生。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这个时期的实木家具中西合璧的有之、明清混合的有之。这一时期的家具业可以说是杂乱无章,一无建树。
直至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随着进出口权限的放宽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实木家具的使用也逐渐普及,苏州地区的生产厂家也由此发展至大小几百家,形成了规模空前的实木家具生产制作基地。传统手工艺是一个民族物质文化的历史产物,历史上任何时代,手工艺的发展都离不开民族传统的土壤。一个地区反映人们生活水平的家具业的变化,离不开该地区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该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正是作为明式家具发源地的苏州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造就了今天蓬蓬勃勃的实木家具制造业。
当然,明式家具的继承和发展也不应该永久停留在一个固定的水平上,它需要与时代同步前进,需要不断地运用同时代的科学成果,改进和发展它的生产手段。新时代物质文化的高水平,使人们生活与消费出现了新的需求,在追崇明式家具审美情趣的同时更讲究家具的功能和人体的舒适度。在更丰富的文化层次上,在更广阔的市场需求中,目前形成的大、中、小各类传统实木家具厂商并存的格局更符合当今时代的实际。现在这些厂商生产的传统实木家具明式风格的有之、明清风格相结合的有之、以传统风格和欧式风格相融合的也有之,这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民间性、通俗性、高雅性的结合。或许,这就是以明式家具为代表的传统实木家具在当今延续发展的新趋势。 明式家具作为传统家具的典范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次飞跃。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文化修养及审美趣味的提高,还会产生新的飞跃,但明式家具的“精、气、神”仍将在人们心目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五、历史价值

明式家具的历史文化价值在于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文明社会的发展,在人们日常使用的家具领域里达到了无与论比的高度,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就,其完美性、合理性、实用性、装饰性在我们后人看来均无法望其项背。
在明式家具中,不论是椅子、茶几还是条桌、书架,其清秀的造型、匀称的比例、明晰的线条,充分表现了明式家具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气质。而这种内涵和气质,乃是明式家具的精粹和灵魂;而其简洁的造型,不仅富有流畅、隽永的线条美,还给人以含蓄、高雅的享受;它以结构部件为装饰部件,不事雕琢,不加虚饰,充分反映了天然材质的自然特性;精炼、合度和科学的卯榫工艺,达到了尽善尽美,添一份嫌多,减一分嫌少的程度。
因此,明式家具无愧为中国古典家具中的精华。它在中国古代家具史上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今天,我们在探讨明式家具形式的历史缘由时,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而发生的经济的、文化的、艺术的以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了解和研究。这就是明式家具历史文化价值之所在。

六、明式家具对于当代家具的启示与融合

1. 舒适是古典家具现代化设计的前提

在过去,中国的家具设计遵循的原则是“尊严第一,舒适第二”,即家具设计中首要考虑的因素是在视觉感受、式样、材质、体积、工艺等方面强调使用者的尊严。在前者的基础上,再考虑使用者的舒适度。当两者发生碰撞时,舒适一般都是让位于尊严。这也让很多人对于古典家具的第一印象是,古典家具的舒适度往往欠佳。
时至当下,面对现代审美与功能需求的变化,明式家具想要走进日常生活中,自然少不了一番革新。“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 中国木雕艺术大师、“平仄”品牌创始人兼总设计师傅军民向新快报记者表示,传统的明式家具只是代表了一定时期人们对器具使用的综合性载体。想要传承古典家具设计出优质的产品,要根据现代人的审美与功能需求而定,而不是简单添加一些传统家具元素,便可认定为新的中式家具。随着时间变迁和设计师成熟,设计师会形成自己的判断与制作标准,或者是一套独有的情感输出方式或器物表达特点。
尽管如此,在设计方面仍有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圈椅为例,现代人可能对它的理解及解读各有不同。当我们把传统圈椅所有的元素给打破,我们需要塑造的是什么?舒适,应该是第一个前提。跟过去所谓的“正襟危坐”姿态不同的是,现代人都是要求一种放松自然的状态,追求舒适。这把圈椅要代表着当下的一把圈椅,它既要舒服又要美观,要符合现在的美学。”傅军民如此说道。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实木家具品牌越来越注重舒适化的产品理念,在外形上继承了明式家具简约至上、空灵高古的意象,内里则更加贴合现代人的审美和生活,例如实木材料上的多样性,例如:北美黑胡桃木、榆木、樱桃木等更为年轻化的材料去进行设计的同时,不止于传统形制的沿革与创新,亦融汇东方设计哲思,以及完善的制造基地、精湛的技艺,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原材料甄选。使新中式家具兼备形与神、品质与温度,得以承载中国人形而上的精神与表达。












2. 恰当的空间搭配带来多元的文化体验

众所周知,与器物之美相比,明式家具隐含其间的生活态度与人文精神更值得关注。对于这类家具认知甚少的普通消费者,又该如何让其中的文化精神与他们更接近些?一位新中式家具品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喜欢明式家具样式的消费者,大多是具有红木情怀或者家庭氛围熏陶。“这其中不乏年轻人,他们会选择这类风格的产品,往往是因为家里使用过红木家具和儿时的耳濡目染有关。”
不过,面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中式家具,部分消费者则表示是雾里看花,好不容易选购一款心仪的产品,搬回家里却发现与现有的装修风格多多少少显得格格不入。这与古典家具迈向现代化工艺转型有关。傅军民表示,中国的设计目前存在一个现象,即部分设计师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浅薄,并没有深入地接触所谓的传统家具。传统家具一定需要设计师充分认知后,才会更了解如何去塑造它。“市面上生产的个别中式家具,它们的器与物之间的配合是存在隔阂的,并不能融为一体。比如为增加舒适度,在圈椅上加一个垫子,但垫子跟器物之间并不协调,反而忽略了美。”在他看来,空间设计的整体风格与文化表达应相协调,新中式家具所追求的理想状态应该是极简,并通过恰当的空间留白,让使用者能够聚焦到器物本身,从而细品其韵味。
另外,因消费者选择家具的目的和喜好不同,有些人偏爱审美,有些注重实用性,还有的要求两者兼之。为此,当将古典家具运用于室内空间装饰,在表现软装饰设计风格的同时,还要注重与居住者的个人风格相契合。除了山水闲情、人文精神等阳春白雪,也可以更接地气地展现当下消费者对器物的珍惜,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七、结语

家具是人类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有工业产品、环境产品、城市设施、家庭装饰都离不开家具设计。家具是一个国家几百年来文化发展的结晶,它演绎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人类的各种活动变化都能在它身上所体现出来。在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下,设计手段也是丰富多样,但是基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名族特点和风俗习惯这些不同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家具设计也开拓了一条与西方各国截然不同的路线,形成了我国独一无二的做工精细、装饰简炼、耐人寻味的东方风格。
它所表现的不仅是家具的外表和结构的不同,更是继承了我国从古至今的传统文化。我们所推崇的艺术文化精神并不是一味的抄袭借鉴,而是应当结合我国独有的风俗习惯、地理气候、历史文化、名族特点这些因素来进行创新,现代设计师在设计是应当加入这些因素来进行设计,并且要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我国古代的家居設计,尤其是“明式家具”的设计,从而设计出具有中国鲜明特色的作品。我们要不断的学习传统文化,研究传统图案,把它运用到现代家居设计中,并且不能停下创新的脚步,在历史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多的具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现代家具。探索古代家具设计中的更深一层的含义,了解其更深层的民族文化,将其应用到现代家居设计当中来,是势在必行的。这便是明代家具设计给现代家居设计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方海,《现代家具设计中的中国主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梁丽伟,明式家具的设计理念及其对现代设计的启示研究[D]. 山东大学,2009.
[3]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 北京:三联书店,2011.
[4]傅克,中国艺术设计史[M]. 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方窑

GMT+8, 2025-4-9 15:03 , Processed in 0.09073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 www.veikei.com】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