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方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4|回复: 1

说妖录│相传孙策“因镜而亡”,然而镜子并非邪物,甚至还能 ...

[复制链接]

1

主题

3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22-9-23 08: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镜子能聚阴招邪多是源于西方无稽的通灵游戏,另外则是在风水学中有卧室不易对床摆放镜子的说法,于是以讹传讹便有了镜子为邪物的说法。事实上,镜子不仅不是邪物,而且还具备化煞辟邪的作用。
风水学中的镜子
风水学中有两大爆款镜子,一为八卦镜,即游方术士人手一枚的铜镜,既可作为辅助道具使用,又能当防身法宝,其功能全面,使用方法多样就不一一赘述。其二则是民间住宅常用的照妖镜,照妖镜在古代小说或传说中指能照出妖怪原形的宝镜,而家居住宅的照妖镜则是镶嵌于院门正中的铜镜,妖魔鬼怪不敢靠近,故有辟邪之用。
至于开篇所提及的家居风水学中不易对床摆放镜子,否则不利于健康的说法的确存在。只是在风水学中讲,此举影响健康的原因并非因镜子招来邪气所致,而是与“光煞”有关。所谓光煞,用科学的角度讲就是,你睡觉的时候,床前的镜子却将室内外的光线翻了一倍折射到你身上,起初几日可能无恙,经年累月下来自然也就不利于睡眠,进而影响健康。
简而言之,镜子本就一件器物,将其理解为刀,用好了就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用错了地方就是损于身体健康的“凶器”,而“利器”与“凶器”的差别则完全取决于使用者自身。



孙策因镜而亡
[东晋]干宝在《搜神记》中卷一“于吉”中记载:孙策欲渡江袭许,与于吉俱行,时大旱。所在熇厉,策催诸将士,使速引船,或身自早出督切。见将吏多在吉许。策因此激怒,言:“我为不如吉耶?而先趋附之。”便使收吉至,呵问之曰:“天旱不雨,道路艰涩,不时得过。故自早出,而卿不同忧戚,安坐船中,作鬼物态,败吾部伍。今当相除。”令人缚置地上暴之,使请雨若能感天,日中雨者,当原赦;不尔,行诛。俄而云气上蒸,肤寸而合;比至日中,大雨总至,溪涧盈溢。将士喜悦,以为吉必见原,并往庆慰。策遂杀之。将士哀惜,藏其尸。天夜,忽更兴云覆之。明旦往视,不知所在。策既杀吉,每独坐,彷佛见吉在左右。意深恶之,颇有失常。后治疮方差,而引镜自照,见吉在镜中,顾而弗见。如是再三。扑镜大叫,疮皆崩裂,须臾而死。
大意是说:孙策想要渡江袭击魏国首都许昌,带着道士于吉同行。由于当时大旱,天气十分炎热,士兵们就有点跟不上节奏。孙策于是就亲自去督促,却发现手下将领们都聚集在于吉那里。自己的命令还没有于吉的话好用?孙策勃然大怒,找了个求雨的名头将于吉绑了起来。并许诺,只要于吉能求来雨就赦免他,否则就杀了。结果不一会儿就乌云密布,到了中午大雨便倾盆而下。将士们都十分高兴,认为孙策定会放了于吉,就纷纷上前庆贺慰问。结果正是因为这些举动,更加坚定了孙策的杀心,便将于吉给斩了。将士们很悲痛惋惜,悄悄将于吉的尸体给藏了起来,结果当天夜里,乌云又至,于吉的尸体也不见了。“孙策杀了于吉之后,每当一人独处之时,便仿佛觉得于吉就在身边,他十分厌恶于吉,精神也开始有些不正常了。后来,他在疗伤的时候,对镜查看伤口,却发现于吉竟在镜中,频频回头,身后却不见于吉,再看向镜子,于吉仍在。如此反复,孙权扑镜大叫,最终伤口迸裂而亡。”
不得不说,这些和于吉交好的将士们真的是传说中的坑队友。于吉之罚源于他们懈怠行军,不忍处罚众将士的孙策只得拿罪魁祸首于吉开刀,施以欲加之罪以罚之。于吉之死同样源于他们仍不知错在己身,本来只是拿鸡儆猴,结果猴不仅没儆到,猴还给鸡慰问庆贺。这就逼得孙策不得不除掉于吉,毕竟将帅异心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若再继续放任下去别说在内部会是重大的隐患,对外这仗还有没有心打都是问题。就算退一步而言,孙策当真饶了于吉,众将士定仍与先前一样消极怠工,只顾一味向于吉献殷勤,此结论从下雨后,将士们对于吉“并往庆慰”,以及处死于吉后“将士哀惜:”进而“藏其尸”即可看出。也正是由于这些坑队友所致,让被捧杀的于吉也找错了报复对象,最终致使一代江东霸主终陨于一镜。



二妖陨于镜
孙策之死是因为从镜中看到了于吉的亡魂,或说是通过镜子看到了于吉的障眼法,亦或是说于吉在镜子上作了手脚以致使孙策障目。个人比较认可道家说法:“万物之老者,其精悉能假托人形,以眩惑人目而常试人,唯不能于镜中易其真形。”
镜能让修为一般的妖怪显形,故而妖怪才不敢轻易靠近镜子,就算是修为高深的妖怪,遇到被道术加持过的镜子,也是不过靠近。所以,镜子能“辟邪”是的确能让妖怪自发性的避开。倘若大意了,多半非死即伤,正如《搜神后记》中提到了犬、鹿二妖。
“林虑山下有一亭,人每过此,宿者辄病死。云尝有十余人,男女杂沓,衣或白或黄,辄蒲博相戏。时有郅伯夷者,宿于此亭,明烛而坐诵经。至中夜,忽有十余人来,与伯夷并坐蒲博。伯夷密以镜照之,乃是群犬。因执烛起,阳误以烛烧其衣,作燃毛气。伯夷怀刀,捉一人刺之。初作人唤,遂死成犬。馀悉走去。”
大意为:林虑山的山脚下有一座亭子,凡是路过此地并在亭子里夜宿过的人都会患病死亡。据说时常有十多个人,男男女女混杂一起,所穿的衣服有白色的有黄色的,总是坐在亭子的蒲团草垫上互相赌博打闹。当时有个叫郅伯夷的人,在这个亭子里夜宿,点亮火烛坐着诵读经书。到了半夜,忽然有十多个人进来,与郅伯夷一起坐在蒲团草垫上赌博。郅伯夷秘密地用镜子照看他们,他们原来是一群狗。郅伯夷因此手持火烛站起来,假装失手用火烛烧他们的衣服,散发出毛烧焦的气味。郅伯夷拿起藏在怀里的刀,捉住一个猛刺下去,被刺的那个开始时发出人的叫唤声,然后死去变成了狗,其余的全都逃走了。
野狗化人害人,郅伯夷以镜子照妖,窥得犬妖原形,方敢设计除妖。



另一则故事名叫《鹿女脯》,篇幅虽短,但相对重口了一些。

“淮南陈氏,于田中种豆,忽见二女子,姿色甚美,着紫缬襦,青裙,天雨而衣不湿。其壁先挂一铜镜,镜中见二鹿,遂以刀斫获之,以为脯。”
大意为:淮南郡有一个姓陈的人,有天在自己的田地中种植豆子,忽然看见有两个女子,身材容貌非常漂亮,身穿着用丝帛做成的紫色衣服、黑色裙子,天上下着雨而淋不湿她们的衣服。姓陈的家中墙壁上早先就挂有一面铜镜,在铜镜中看见两只鹿,于是拿刀去追杀而把它们捕获了,做成了鹿肉干。
不得不说,这位陈氏已经不能以大胆来形容,换位思考一下,一对漂亮的少女突然找到你,你虽然从镜子中窥得其是鹿妖所变,即使你敢把她们杀了,你又敢将其肉给片了下来,做成肉脯吗?注意,全文中未提到二鹿死后化为原形,而且标题是“鹿女脯”,由此可见,鹿妖至死都是保持着人形,而所作的肉铺自然也是保留着人形状态下的肉质制成,想想不免有些骇人。若在深研之,陈氏所杀是否本就是二女,只是借以镜能显妖之名,为自己杀人食人的行为正名也未能可知了。
毕竟以妖怪特性而论,死后会化为原形,如果没有就说明它们已经脱胎换骨修得人身,而修得人身的妖怪已与常人无异,又怎会被铜镜所照就能显现原形?故此传说非虚即暗,值得深思。
(你好妖怪工作室原创  文:花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支持再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方窑

GMT+8, 2025-4-18 23:42 , Processed in 0.14109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 www.veikei.com】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