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方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2|回复: 7

广东饶平:这靠“挑”出来的千年古道,竟是井冈山大会师的 ...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3-4-10 22: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孟臣淋霖”、“乌龙入宫”、“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看到这一系列的成语会让你想起什么?仿佛一秒来到了紧张刺激的《中国成语大会》现场



而这些一系列的成语,不是什么“成语大赛”,其实是大名鼎鼎的潮汕工夫茶特有的口诀!
潮汕工夫茶茶叶种类繁多,而其中最具特色的代表是,素有“百叶仙子”之美誉,产自潮州市饶平县岭头村的“岭头单丛茶”。


茶汤鲜黄明亮,蜜色油润BY搜狐
岭头单丛茶虽然盛行于闽粤港台地区,但其影响早已遍及全国
到底是怎么样的地域环境造就了这天赐好茶?除了闻名世界的岭头单丛茶外,饶平这个寄托着人们“饶永不瘠,平永不乱”美好祝愿的县城,又有着怎 么样的故事?我们一一道来……


BY钟意
//////////
岁月流转 古道依旧
饶平依山傍海,海岸线长达136公里,同时,位于副热带季风气候区,常年光照充足。漫长的海岸线、宽广的海域以及充足的光照时间造就了饶平丰富的盐资源。


饶平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BY南方网
而与饶平相反,相邻的闽粤赣地区则缺少盐。于是,在明嘉靖年间,智慧聪明的饶平人民开辟了通往闽粤赣地区的饶平古驿道。在古驿道上,人们一步一个脚印,把海盐运送到需要的地区,并以此与当地交换土特产。


BY南粤古驿道
千百年以来,岁月更迭,不知道有多少与粤东先民们息息相关的盐、粮食在古驿道上来往穿梭。
饶平古驿道,逐渐成为了当地人的“生命线”,被人们称作“盐粮古道”,堪比西北的“茶马古道”,而与“茶马古道”不同的是,潮汕平原上的古驿道,基本都是完全依靠人力走出来的,可以说是一条由挑夫“挑”出来的千年古道!


BY南粤古驿道
千年古道,草木芊芊,群山掩映,越往深处走越是陡峭。其中最为陡峭、保存最为完好的是365梯级,以“长、险、直、奇”而闻名,被当地人称作“上天梯”。
而正是在这条令人心惊胆战、小腿发软的小道中,却发生了一段让人振奋不已的英雄故事。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0月初,朱德等人带领3000多人的南昌起义部队在大埔三河坝阻击敌军,掩护主力南下潮汕。但在三河坝受到受到国民党钱大钧两万多人马的攻击,苦斗三天三夜,部队损失惨重,原来3000人的部队剩下不到2000人。


“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纪念园BY南粤古驿道
部队损失惨重,再加上被掩护的起义军主力在潮汕失利的消息传来,部队的士气开始低落,甚至有人提出就地解散部队。
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急情况下,朱德元帅在饶平县上饶镇茂芝村的全德学校召开军事干部会议,会议决议“一路北上,穿山西进,直奔湘南”,这次会议被后来称作“茂芝会议”


全德学校BY搜狐
会议结束当天,朱德即带领部队西行北上,由饶平古驿道经柏嵩关出境,经过半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后,最终得以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革命军成功会师。
可以说,正是有了这次果断的北上,才有了后来著名的井冈山大会师,茂芝会议对推动全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


毛泽东与朱德井冈山会师BY163
如今,风云变幻,时过境迁,但唯一不变的是,古道依然发挥着它的作用——每到墟日,来自梅州大埔三溪村的村民们,就会精心挑选自家的瓜果、药材,挑着沉甸甸的扁担,穿过苍柏矗立、山花簇拥的饶平古驿道,前往山脚下的茂芝村赶集。


BY饶客网
从盐粮古道,到革命军队的生命通道,再到今天村民们赶集的便捷之路,不同时代的古驿道履行着不同的使命。
饶平古驿道,始终静静地蜿蜒盘踞在山区,默默守护着这个寄托着人们“饶永不瘠,平永不乱”美好愿望的小城——饶平。

//////////
天佑古城 守护一方
古道延绵,守护饶平。和古道一同默默守护的,还有一条横卧在饶平县海山镇浅海滩涂上,沿海岸线绵延四千多米的“卧龙”。这处酷似人工修筑的景观被当地人称作“辟龙”。


BY琢玉荟影
“辟龙”的神奇之处在于,以潮汐作用为主的地方,海岸基本是淤泥为主,而这里,在极为特殊的气温条件和潮汐作用下,形成了以贝壳为主沉积物构成了一处不可多得的地质奇观。


BY琢玉荟影
长久以来,人们把“辟龙”视为护佑一方的“卧龙”。而同样在海边,守护着饶平人的,还有海防堡垒“大埕所城”,大埕所城是潮州地区最重要的海防堡垒之一。
明洪武年间,海寇横行,为了安定海疆,朱元璋在沿海地区建立了一系列卫所,大埕所城便是其中之一。


“朝阳门”即大埕所城的东门BY互动百科
明嘉靖年间,海贼吴平引诱倭寇攻打大埕所城。危难之际,朝廷命都督俞大猷率领舟师三万余人讨伐海盗,但苦苦相持三月,胜负难分
最终,在戚继光的援助下,在次年基本剿灭海盗残部,东南沿海贼患倭寇终于得以平息,人们又恢复了平静的生活。


大埕所城里居民安居乐业BY不吃草的牛牛牛
守护饶平人的,除了有号称“粤东第一城”的大埕所城外,还有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大的,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八角形土楼——道韵楼!


BY1q
据说在清朝顺治年间,土楼曾经被官府收编的土匪包围三个月而攻不破。
土楼里的数百居民利用储粮和井水以供自己饮食,利用土楼上面的内沟灌水以守住外面官兵的火攻,因而逃过劫难!


道韵楼里BY1q
走进道韵楼,便会发现其巧妙之处:道韵楼的中心广场形似太极,两侧的水井,对应“两仪”,楼中的其他结构也多以“八”为倍数。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传统文化被巧妙融入建筑之中,体现了饶平人“参天地而赞化育”的旨趣。


BY星球研究所

//////////
文化饶平 美食之乡
在天赐“卧龙”、粤东第一城、中国最大土楼的庇护下,饶平发展迅速,蒸蒸日上,逐渐走出省内,走出国门,冲向世界!
九村是饶平历史最长的村落之一,而九村制瓷业则要追溯到元明年间。
元明之后,陶瓷的制作中心移到饶平,到了明清两朝,青花瓷就已源源不断的从柘林港运输到海外各地,商船往来远销瓷器的情景一直持续了数百年之久。
因此,潮汕一带自古就流传着“未有汕头埠,先有柘林港”的俗语。


拓林港BY南方网
如好杯配好茶,胎薄如纸,温润如玉的瓷器杯当然要配上一盏醇爽回甘的潮汕工夫茶。潮汕工夫茶种类繁多,而其中的重要代表之一,即是产自饶平县的“岭头单丛茶”!


BY昵图网
岭头单丛茶的茶叶出自饶平县岭头村凤凰山,凤凰山产茶制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
据明嘉靖二十六年《潮州府志》记载,饶平县每年需贡一百五十斤三两、芽茶一百八斤三两,可见当时的饶平茶叶种植已有相当规模且品质不俗。


BY关注饶平
如今,发展到现在,潮汕工夫茶已经非常成熟。烧杯热罐、高冲低筛、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从备器到谢滨的二十一式,饶平人喝茶,不可谓不精致,被人们称为“茶汤技术”


工夫茶第十三式:狮子滚绣球BY千庭茶业


工夫茶第十六式:关公巡城BY千庭茶业


工夫茶第十七式:韩信点兵BY千庭茶业
袅袅茶香,悠悠岁月。芬芳茶香,已不知在石壁山旁飘荡了多少光阴。品尝多达二十一式的工夫茶,交流的不仅仅是茶艺,更是彼此之间的情感。
而伴随着工夫茶瓷器到来的,还有一种形似北方“跑旱船”的民间舞蹈——布马舞。


BY店铺猫
宋末元初,当时的饶平瓷乡九村,请制瓷师傅前来传艺,布马舞随之被带到了这里,从此在此生根发芽,被誉为“粤东传统文化艺术的一朵绚丽山花”,后来更是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BY店铺猫
在欢庆佳节之际,除了有热闹喜庆的布马舞助兴外,在饶平大埕所城还有不可缺少的活动——“游旱龙”


BY搜狐
欢庆佳节,除了有热热闹闹的布马舞、游旱龙外,当然少不了一顿大吃特吃。说到吃,饶平的美食可以说上三天三夜!
狮头鹅,原产于饶平县浮滨乡,是目前我国农间培育出的最大优良品种鹅。用这种鹅制作出来的卤鹅咸香可口,回味无穷!“狮头鹅”,顾名思义鹅头形似狮头,头部正是狮头鹅的精华之处。


鹅头绝对可以打开你的美食新世界!BY搜狐


除鹅头外,鹅肉也是相当细滑可口!BY搜狐
血蚶,乍一眼看上去,不仅是肉柱,连汁液都是血红血红的,看上去怪吓人的?


BYwadongxi
但当你吃到嘴里时,会发现腥味其实非常少!更多的是鲜美和爽口。而且制作方法非常简单,只需放下锅煮约3分钟,把水滤去即可食用!


BYtmall
说到贝类,还有一种海鲜,被潮汕人当作下酒聊天的“瓜子儿”——薄壳,而饶平则是薄壳产量最多的地方。


BY搜狗
薄壳季节性很强,农历七月是其最肥美的季节,而过了“档期”还想尝鲜的当地人,则会用盐或鱼露把薄壳腌制起来,加以保存。
一早起来,一碗白粥配上一碟咸香薄壳,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


BY农卷风创客生态系统
除了有小小“海瓜子”薄壳之外,在饶平,被称作“海中牛奶”的生蚝更是少不了。
饶平县汫洲镇素有“大蚝之乡”的美称,附近咸淡适宜的海水,海底肥沃的黑色泥土孕育了肥大饱满的生蚝,现开现卖,鲜美无比


BY搜狐
吃饱喝足后,饭后点心当然要首选只此一家,全国独一无二的饼种——宝斗饼!宝斗饼生产于饶平县黄冈镇,八角四方,如赌具宝斗。


BY农卷风创客生态系统

//////////
漫步古道 畅玩古城
涛声阵阵的大埕所城,壮观大气的道韵楼,沁润心脾的点点茶香,三五知己炭火煮茶的闲适宁静,热闹非凡的布马舞、游旱龙,还有那永远吃不够的潮汕美食:狮头鹅、血蚶、薄壳、大蚝、宝斗饼……
中国苏区县、中国日用陶瓷出口之乡、中国岭头单丛茶之乡……众多荣誉似乎并不足以概括饶平这个有着“岭南佳胜地,瀛海古蓬莱”之誉的小城。


BYmoluccan
百闻不如一见,如今饶平古驿道虽历经沧桑,但仍保存完好,并且为南粤古驿道8处示范段之一。
修复后,不仅古驿道内有各种明晰的指路牌,省道沿线也安装了完整的古驿道标识系统,方面游客前来游玩。


BY潮州网


BY潮州网
如今,“茂芝会议90周年学术会议”、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暨南粤古驿道文化之旅等活化活动已经在饶平古驿道上顺利开展,每逢节假日,参观游玩古驿道的游客络绎不绝。
这样的古驿道,这样的饶平,你还不打算约一波吗!!!
参考:
《潮汕人物:“国礼专业户”刘权辉》
《饶平古驿道:深山里的文化走廊》
彭剑波《饶平西片古道:翻山越岭去寻你》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3-4-10 22: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饶平人报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3-4-10 22: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哥们,别这样,我就是岭头村人,凤凰山在潮安区凤凰镇呢[小情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3-4-10 22: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去看看历史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3-4-10 22: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我们的村情介绍,我拍照转成文字给你,用不着看历史书,岭头单丛发源于岭头村的双髻娘山,由野生水仙水仙培育来的,现在双髻娘山属于上社村(前两天我还开着我心爱的小摩托上去过)。凤凰山在潮州市潮安区的凤凰镇上,不属于我们饶平,更不属于岭头村,虽然两地距离很近,而且都产单丛,但真的不一样,我们岭头只是一个人口不到800人小村子,单丛茶品种比较少,以白叶蜜兰香和老丛为主,最出名的就是国宾茶啦(有个品种就叫国宾)近年也引种了凤凰的几个品种,但是引种的品质还是比不上凤凰山原产的。凤凰山上差不多有十个村,4万多人,那边山地多,单丛品种多,宋种,鸭屎香,黄枝香,兄弟老丛等等,都和差异很大的品种,不要问我为什么这么清楚,因为我家在凤凰山上也承包了不少茶园,别看太多地摊历史书和地理书,东拼西凑的不好。

岭头原名雅豪,明朝天顺四年( 1460年)许氏先祖德理公从“澎家”(上社)移居雅豪创祖开基,后将雅豪更名为岭头,沿用至今。岭头是浮滨通往坪溪的险峻关隘,岭中的第一个乡村,取名“岭头”,恰如其分。岭头村现有人口606人,155户,山地茶园8407亩,由于海拔高、云雾缭绕,最宜种植茶叶,钱坪线从村前穿过,交通方便,产有驰名海内外的岭头单丛茶,韵味迷人,香飘万里,乃国家茶宝,专门用于招待外宾,即国宾茶,闻名海内外。国家、省、市、县各级领导人曾多次视察该村茶园、荼区,指导茶叶生产,鼓励打造特色品牌。

目前村“两委”干部共4名,其中村委3人,交叉任职3人,书记主任“一肩挑”;下设1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20人,党员人数32人, 村务监督委员3人。贫困户6户8人,有劳动能力户3户,其中有劳动能力3人,无劳动能力2人;无劳动能力3户3人。致贫原因:因学,因病,缺劳力,缺资金,缺技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3-4-10 22: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凤凰山确实不属于饶平县,我们那边产的凤凰茶都是从凤凰那边进一些茶叶来掺的,同样的,凤凰那边人也会去我们那收茶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3-4-10 22: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滴  互有来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23-4-10 22: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岭南佳胜地,瀛海古蓬莱,很向往啊,疫情结束有空要经常去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方窑

GMT+8, 2025-4-9 14:33 , Processed in 0.11699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 www.veikei.com】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