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方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0|回复: 2

“床头放三物,招财又纳福”:指哪三物?这句俗话还受用吗 ...

[复制链接]

2

主题

3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22-11-25 12:2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人非常注重房屋的格局,认为建房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马虎不得,因此有很多俗话是涉及到房屋的格局。
例如“东高不算高,西高压断腰。”




这是在农村盖房子的一句老话,根据周易的说法,东方是青龙,西方是白虎,在房子的时候西边是白虎方位是不能盖高的,东边是青龙方位越高越好。
古人认为,青龙,寓意青云直上,龙腾万里。白虎是带有煞气的。
这句俗话与另一句俗话“宁可青龙高万丈,不可白虎抬头望”是一个道理的。
房屋的格局中,家具陈设古人认为也是非常重要的。
“床头放三物,招财又纳福”:指哪三物?这句俗话还受用吗?
一、葫芦




葫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中国考古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7000年前的葫芦及种子,是目前世界上关于葫芦的最早发现。
葫芦在中国古代有许多记载,同时关于其名称也有多种叫法,“瓠”、“匏”、“壶”、“甘瓠”、“壶卢”、“蒲卢”均指葫芦。
“壶”、“卢”本为两种盛酒盛饭的器皿,因葫芦的形状和用途都与之相似,所以人们便将“壶”、“卢”合成为一词,作为这种植物的名称。
在古人看来,葫芦嘴小肚大的外形,可以很好地吸收住宅之内的上佳气场,而对于不好的气场则可以进行有效的抑制、阻遏,从而营造一个适宜的家居环境。
因此,古时候的豪门大族多在家中供养几枚天然葫芦,置于中堂之上,认为有化煞收邪、趋吉避凶之妙用。




古代吉祥图案中有不少关于葫芦的题材,如“子孙万代”、“万代盘长”等。有些民家在屋梁下,悬挂着葫芦,其称之为“顶梁”,据说有此措施后,居家比较平安顺利;
较讲究的民众,则用红绳线串绑五个葫芦,称为“五福临门”。
在台湾的乡间,流传一句谚语:“厝内一粒瓠,家风才会富。”
意思是说,在家里摆放一个葫芦,才会发财、富有。床头放葫芦促进夫妻感情。
人们喜爱葫芦,因为它爱生长,能蔓延,多果实,这一特色,恰恰与人类的原始母性崇拜和希望子孙繁衍的愿望相结合。
借物抒情,于是产生了人们对葫芦的钟爱和崇拜。
从而也衍生出许多相应的神话和吉祥福瑞的故事。
代代相传,葫芦就成了人们心目中值得信赖的,增寿、降瑞、除邪、保福、佑子孙的吉祥物。
二、铜钱





铜钱,古代铜质辅币,指秦汉以后的各类方孔圆钱,方孔圆钱的铸期一直延伸到清末民国初年。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使在流通中要分割和鉴定成色的金属称量货币逐步不适应,而被金属铸币所取代。
中国历代古钱币大多数是以铜合金形式铸造的,方孔钱(铜钱)是古代钱币最常见的一种。
中国古代钱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品种纷繁,多姿多彩,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几千年来中国的货币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才能,创造出自成体系、光彩夺目、独具特色的货币文化。
古钱币又称之为泉、布、帛,孔方兄弟等。已成为新的收藏投资热点,不少古钱币在拍卖会上表现突出。
收藏和鉴赏古钱币需掌握包括货币史、钱币学、考古学、金石学及文物、古汉语等诸多知识 ,有些钱币外貌看上去很普通,实则是珍品,行家们则很容易从不太懂古钱币价值的卖家手中获得珍宝 。




方孔铜钱应天圆地方之说,古代人们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所以秦始皇铸钱以此为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也统一了货币。废除刀、布、贝等钱币,以“半两”作为货币。
即用秦国后来的圆形方孔铜钱,铸文“半两”,重十二铢(一两为二十四铢),称之为重如其文的“半两”铜钱。
从此,这种由圆孔环钱演变而来的“半两”,在我国陆续流通了两千多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帖子

1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6
发表于 2025-4-18 12:44:42 | 显示全部楼层
LZ帖子不给力,勉强给回复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5-5-10 09: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元芳你怎么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方窑

GMT+8, 2025-10-12 02:37 , Processed in 0.14479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 www.veikei.com】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