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方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8|回复: 4

惊艳世界的古代青铜器是怎么造出来的?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9-20 11: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出品|网易文创
导语:自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三星堆遗址新发现几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出土重要文物500余件,再一次震惊了世人。三星堆遗址被广大观众称之为“外星文明”,该遗址出土遗物品类丰富,数量繁多,其中精美神秘的青铜器是中原以外最重要的青铜器群之一。



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3号“祭祀坑”青铜器和象牙 图源:央视网图

何为青铜器?

青铜器是将红铜与其他金属如锡、铅等通过冶炼浇筑的方法制成的合金器皿。相较于纯铜,青铜熔点低、硬度大、不易出砂眼,其开采和冶炼需要一定的技术,因而青铜器在当时只能用来制作兵器、礼器和日用品。甘肃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单刃青铜刀是已知的中国最古老青铜器,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青铜刀,经碳14鉴定距今约5000年左右。



马家窑遗址出土的青铜刀

青铜时代是继铜石并用时代之后,铁器时代之前的历史时代。中国青铜器时代发源于黄河流域,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大体相当于文献记载的夏、商、西周和春秋时代,与中国的奴隶制社会的产生、发展和衰落相始终。这一时期中国先民凭借丰富的物质资源与智慧,在继承中国先进的制陶技术水平基础上,发展出中国的青铜器铸造冶炼技术,在当时,这些技术一直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何法铸青铜?

青铜冶铸在是我国古代手工业行业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青铜器的使用涉及到当时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贵族生活,祭祀所用之礼器、宴饮所用之酒器、烹煮所用之炊器、演奏所用之乐器···人们在很多场合都会用到它。因此产生且发展出许许多多的冶铸技术,有的技术甚至从数千年前诞生开始,就一直流传到了今天,还在不断焕发着崭新的生命力。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在其著作《天工开物·冶铸篇》中就介绍了诸多器物的冶铸方法,包括砂型铸造、范铸法以及相当于失蜡法的用牛油、黄蜡塑造钟模的先进方法等等。



《天工开物》铸鼎图

青铜之国宝

1、三星堆青铜器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为止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出土的文物也是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有高2.62米的青铜立人像、有宽1.38米的青铜面具、更有高达3.96米的青铜神树等,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



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发掘 图源:三星堆博物馆图

(1)青铜立人像
在三星堆众多的青铜雕像群中,足以领衔群像的最高统治者非大立人像莫属。整座雕像采用分段浇铸法嵌铸而成,分为人像和底座两部分。身体内部是空心的,人像头戴高冠,衣上衣着纹饰华丽,以龙纹为主,辅配鸟纹、虫纹和目纹等。双手手型环握中空,两臂略呈环抱状构势于胸前,赤足站立于方形怪兽座上。关于这座立人像人物的身份,至今仍是谜团。有人认为是当时社会群体的一位政治领袖或军事首领,也有人认为这是当时的巫师形象,或是当时古蜀国蜀王的形象······不论是哪一种形象,可以肯定的是,它在当时一定是具有非同一般的地位。



青铜立人像 图源:三星堆博物馆图

(2)青铜神树
Ⅰ号大型铜神树,通高3.96米,树干顶部及龙身后段略有残缺。在我国迄今为止所见的全部青铜文物中,这株神树也称得上是形体最大的一件。神树由底座、树和龙三部分组成,采用分段铸造法铸造,使用了套铸、铆铸、嵌铸等工艺。套铸指先铸出一件需要被套铸的物件,加工成品后将器物卡在范当中,进行套铸,有套铸结构的一端为二次浇铸形成。铆铸是把比较难铸造的大型铸件和一些特殊器类先分段铸造,然后再把各段套接起来,用铆钉连接固定,使大型铜器的制造更简易。
关于这株青铜树的内涵,目前也是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它是古蜀人沟通人神、上下天地的天梯,有人认为是古蜀人的宇宙树,反映了蜀人的世界观,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青铜神树起源于古人对日晕现象的认识,代表东西两极的扶桑与若木。虽然学术界众说纷纭,但将铜树界定为“神树”,则是共识。



青铜神树 图源:三星堆博物馆图

2、秦陵铜车马

秦始皇陵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的陵园,也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埋藏最丰富的陵园,是秦时期中国古代文化的伟大见证,其建造时间之久,用工之多,规模之大,从葬之丰富,均为世界历史所罕见。其中尤以结构复杂、制作工艺高超的秦陵铜车马最为引人注目,被誉为“青铜之冠”。2021年5月18日,秦始皇陵博物院铜车马博物馆面向广大观众进行试开放。


1980年在秦始皇陵西侧20米处车马坑中出土了一组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两乘车出土时破碎成3000多片。铜车马整体用青铜铸造,大量使用金银饰件超过14千克,零部件达3500余个,采用了铸造、镶嵌、焊接、子母扣连接、活铰连接等多种工艺组装而成。
《考工记》记载:“一器而工聚焉者车为多”,虽然这句话讲的是木制车,但可以想象,青铜制的铜车马在制作上应该是更加困难的,
这组铜车马使用多种多样的机械连接等工艺技术,展现了我国两千多年前金属制造工艺方面的辉煌成就,为我们认识和研究秦代的冶金、铸造、机械加工技术和管理化水平,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证据。
3、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年代为战国早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组合齐全、音阶最为完备的青铜乐器,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全套编钟钟架长7.48米,高2.65米,共65件,分3层8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的钟架上。钟及架、钩上共有铭文3755字,内容为编号、记事、标音及乐律理论。



曾侯乙墓发掘现场图

编钟用浑铸、分铸法铸成,并采用了铸焊、铸镶、错金等工艺技术和圆雕、浮雕、髹漆彩绘等装饰技法。其中浑铸法指的是一次浇铸成完整器型,分铸法指主体与零件分开铸造,之后再浇铸成一体。曾侯乙编钟的铸造,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冶铜科学的水平。经过科学检测发现,此套编钟青铜合金的比例与文献所载也极为相符,含锡量在12.5—14.6%之间,含铅在1—3%之间,与“六分其金而锡居一”的记载是相符的,以此可见古人在运用合金比例控制音色方面的技术,令人叹为观止。



曾侯乙编钟 图源:湖北省博物馆图

它代表了我国先秦时期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超高成就,在考古学、历史学、音乐学等多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4、何尊

1963年出土于宝鸡贾村镇贾村西街,年代为西周早期。尊,是古代一种盛酒器。何尊是周成王五年为贵族“何”所作,是西周初年第一件有纪年的青铜器。内底铸铭文122字,记述了周成王五年迁宅成周的重大史实,其中宅兹中国是对“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但这里的“中国”是指天下的中心,王朝的中央,当时新建的都城——成周,是现在的洛阳一带,何尊兼具艺术与史料价值,是西周青铜器代表作之一。



何尊 图源: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图


何尊铭文:唯王初迁宅于成周,复禀武王礼,福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室,曰:“昔在尔考公氏,克弼文王,肆文王受兹大命。 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乂民。’呜呼!尔有唯小子亡识,视于公氏有爵于天,徹命。敬享哉!”唯王恭德裕天训,我不敏,王咸诰。何锡贝卅朋,用作□公宝尊彝。惟王五祀。
何尊的铭文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中国”二字,它为我们研究周初典型的汉文字成熟形态、西周文学文辞文章、西周时期历史,以及当时青铜冶炼铸型的成熟能力都提供了相当重要的实物资料。比如它内部所铸铭文,器身上有浇铸技巧难度极高的镂空的四道扉棱,所采用高浮雕、浅浮雕相结合的手法等等。
何尊拥有凝重雄奇的造型,严谨又富有变化的纹饰,是一件尊贵威严的祭祀礼器。三千年时光荏苒,历史变迁,朝代更迭,“中国”一词从最初西周时期所谓的地理、政治中心,逐渐被赋予新的含义,直到清朝末年被用作国名出现在官方正式文书当中。



何尊铭文“中国”二字



金文“中”字。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金文“国”字。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何尊,当年镌刻着“中国”二字被深埋于地底;千年之后,埋藏着它的这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都以它命名,使它成为了不可替代、无法撼动的国之瑰宝。
结语:
青铜武器是国家军队的象征,青铜礼器是国家政治的象征,考古发现的诸多青铜器不仅为学者研究当时政治社会制度提供范例,所铸铭文可与古史传说相证,所铸方法可为后世所借鉴,中国的青铜时代为辉煌而灿烂的中华文明增光添彩。
<hr/>网易《了不起的中国制造》栏目原创内容,侵权必究
「了不起的中国制造」专栏,力邀行业权威、资深玩家,呈现他们眼中的中国创新之路。
合作邮箱:newsresearch_ntes@163.com
<hr/>欢迎关注《了不起的中国制造》官方微博
欢迎关注《了不起的中国制造》网易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9-20 11: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青铜器制造晚于西亚约1000年,中国的青铜冶炼技术也是由西亚传过来的,这在考古界早有定论!所以三星堆文明不属于中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9-20 11: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得对,但是乌拉圭的人口有345.7万,同时,仅澳大利亚就有4700万只袋鼠。 如果袋鼠决定入侵乌拉圭,那么每一个乌拉圭人要打14只袋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9-20 11: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冶炼技术究竟是西来还是源于本土,这个在考古界依然是正在积极研究和探索的课题,您可以对“青铜冶炼技术”的起源继续持保留意见,但“三星堆文明不属于中国”这句话恕难苟同。您可以说它不单单属于这个时代里的中国,但不能说它不属于中国。除非您的本意是指它的文明其实是属于整个华夏九州的,当然,如果世界愿意共赏我们三星堆文明里的魅力,那这个文明就也将跨越国籍与种族同守共享于整个世界。[握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22-9-20 11: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没错的话,碳14鉴定是鉴定有机物的吧?还能用来鉴定青铜这种无机物?![吃瓜][吃瓜][吃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方窑

GMT+8, 2025-4-18 22:38 , Processed in 0.20291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 www.veikei.com】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