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方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5|回复: 2

来自殷墟的龙凤青铜觥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11-28 11:3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河南殷墟位于安阳西北郊,横跨洹河南北两岸,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殷墟范围东起郭家湾,西北至北辛庄,南起刘家庄,北至后营,东北至三家庄,长约6公里,宽约5公里,总面积约24平方公里。自从罗振玉在1905年探明甲骨文的出处即在安阳小屯村,安阳殷墟作为中国文献上第一个有文字可考的古代都城遗址,成了河南最出名的地方。









1928年,民国政府命傅斯年组织牵头,对殷墟进行了首次发掘。此项考古一直持续到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才被迫停止。当时的民国考古团队在殷墟发掘出了许多青铜器和写有文字的甲骨,引起全球考古界的轰动。





1937年10月18日,日军突破漳河,攻占洪河屯。在经过短期休整后,日军又迅速攻入安阳郊区。1937年11月3日,日军土肥原14师团炸毁了洹河上的铁路桥和军用火车,多次轰炸安阳火车站。河南省立图书馆共16箱古代字画被炸毁。1月4日上午,日军在攻占了安阳外围后,逐渐聚集了近5万军队,对安阳城进行了密集轰炸。驻守安阳的国军32军66、67两师寡不敌众,很快溃败。国军从安阳县城南门全部撤退。下午两点,日军攻破新安门(小西门)入城,安阳成为河南省首个被日军攻占的县城,从此打开了河南的北大门。
日军选择安阳作为第一个被攻击的河南县城,除了安阳重要的战略地位外,掠夺殷墟、拥有中国晚商文物精品,也是日本高层考虑的一个视角,当时日本很多财团和研究团体都对安阳出土的青铜器感兴趣,其中以住友财团最为积极。住友春翠是世界著名的中国青铜器收藏家。虽然其本人已于1926年去世,其后人仍然继续在中国搜寻青铜器精品,力图创建一个名扬世界的中国青铜器博物馆。





早在七七事变后,为了尽一切可能搜刮中国的公私财务,同时应对占领南京后可能出现财产掠夺方面混乱无序的局面,日本天皇在东京大本营命令最高统帅部成立了“金百合行动计划”,由天皇的弟弟秩宫父全权负责。金百合行动内容即是在日军占领中国城市后,立即由专门的宪兵队出动,扣押中国政府资产、炸开银行金库、绑架勒索中国富人家庭、抓住中国帮派上层人物或黑社会头面人物以令其吐出隐藏财产。有组织盗掘古代墓葬陪葬珍宝。想尽办法挤榨出民间私藏的金银珠宝等等。宪兵队执行这些行动时,随行有大批的日本矿物、文物专家、黑社会成员、特务、企业家,甚至还有一些专门抢劫中国寺庙文物、书籍的日本和尚。早在战前,中国各地有价值的文物收藏地点和墓葬遗址方位、各地富户及帮派头目的家庭成员、财产状况,都被潜伏的间谍和他们的线人打探得一清二楚。所以在战时展开的抢劫行动都进行得非常顺利,鲜有落空。有关金百合行动的故事,在《大福先寺地宫的金棺银椁》、《琥珀藏蜂莲花盘》中也都曾有所描述。
日军占领安阳后,立即由手下汉奸带路,逼迫城内富裕人家交出所藏金银字画古董,稍有反抗者便被以通共的嫌疑当场枪毙,或者把家中成年男人定为潜伏的中国军人,抓到后聚集起来,集体枪杀。仅11月5日上午半天时间,日军便屠杀了拒不交出财物的富家子弟和普通市民共2000多人。安阳城内的商铺、学校、作坊全部关闭,很多人逃到乡下躲藏起来。安阳公立小学校长因拒绝交出所收藏商代甲骨、青铜器物,被日军当场枪毙在学校操场。学校也被强行关闭。全体教工只得收拾行李各自逃离。





搜寡私人财产的同时,大批随军日本考古学家在宪兵队的带领下,感到殷墟国民政府撤离的数个挖掘现场。他们征用南阳百姓做苦力,对殷墟进行了更大规模的发掘行动。短短的20天时间,日本考古学家便从挖掘现场获得了上千件出土文物,包括甲骨、青铜器、金玉铜镜等。他们将这些商朝文物编号造册,选择珍贵者分批运回日本,移交给皇室和住友家族那样的财团。这样的破坏性挖掘一直持续到抗战结束。
虽然殷墟发掘出了大批青铜器,日本宪兵队还是意犹未尽。因为他们从一些汉奸口中得知,还有一些零散的商周青铜器精品被当地农民先后发掘出来。
1939年,安阳武官村一位农民探知地下有物,于是约上几个乡邻进行挖掘,结果挖出了司母戊大方鼎;1940年,三家庄一位杨姓农民挖井时挖到了一件龙凤形青铜觥。类似的发现,几乎每年都会发生。





日本宪兵队听到风声,先后几次出动兵力包围武官村搜查,自然都是回回扑空。当地农民不愿文物落入日军手中,挥锄砸断了司母戊大方鼎的一只耳朵,将这个硕大的青铜方鼎掩埋在村外的一个土坑中。而那个挖出龙凤形青铜觥的人家,正是那个安阳公立小学的语文教员。在校长被日军谋财害命后,杨姓教员从安阳县城逃回三家庄。有一天他在田头同父亲、妻儿挖井,一下子挖到了好几件小型青铜器。多为小巧的青铜爵,其中一件龙凤形青铜觥非常独特,成为是杨姓教员最喜爱的文物。
这件龙凤形觥通高26厘米。整体做龙凤合体形。盖的前端为龙首形象,鳄鱼式吻,双角短粗,双目大而凸出,有须,耳朵短小。张开的大口露出獠牙,狰狞而又威严。盖中脊起扉棱,盖尾部向上卷起,呈钩状,盖上与钩尾相对的为一小型凤鸟首。凤首和尾钩便于加持觥盖。盖的扉棱两侧饰以云雷纹地,用阴线刻出夔龙纹。盖后端同为一凤鸟造型,以圆雕法铸出一鸟形头部。此凤鸟较之盖上凤首尺寸硕大,凤首顶部有冠,嘴部短平,双目微凸。整体上盖为椭圆形龙凤盖。觥的主体为同为椭圆形,作凫鸟形,实为凤的造型。主体凤的头部与作为盖的龙首相背,这样其颈部便自然做为觥的鋬。主体凤两翼居中,后尾延及于前流,足及于凸刻为祥云的圈足。凹处饰云霄纹衬地。主体凤尾部口沿为觥的流,其口沿下饰以云雷纹为地的目雷文。主体凤翅膀为凸雕,云纹遍布翅身,纹饰刚劲圆熟,生意盎然。大、小凤周身饰以象征羽毛的鳞片纹。盖器对铭“戊”字。“戊”当为族徽之属。





杨姓教员同家人将那些小的青铜爵埋在家中的红薯窖中。那件龙凤觥则单独藏在床下的藏竹制书箱里。尽管外面的局势因为日军占领而变得一片混乱。杨姓教员只要有空取出这只龙凤觥欣赏一番,倒也能打发一下那些提心吊胆的日子。
驻安阳县城的日军为了安抚民心,陆续恢复了城内一些公办学校。一些商铺、作坊也陆续开工。杨姓教员听闻新任小学校长正计划学校复课,便也赶紧回到县城,为了生计回到小学校继续教书。因为担心日本人搜查,他临走时对妻子和老父千叮万嘱:一定要保护好这件龙凤觥。
当时驻扎安阳县城的是日本森田部队。森田扶持肖瑞臣任维持会长、彰德县知事(安阳县长)。肖某后来因为协助日军搜掠安阳文物有功,被日本方面委任为河南省政府主席,调往开封履职。新来的安阳县长看到前任高升省政府主席,也暗下决心大干一番,升官发财。他非常卖力地配合日军搜刮安阳民间的各类文物。为提高搜刮行动的成功率,他在安阳各个乡、镇甚至村庄都安插了耳目,以便抓住蛛丝马迹,夺命夺宝。





杨姓教员在教书之余,为了更好的了解青铜器知识,常找来一些文物收藏方面的报纸、杂志阅读。因为特别钟情家中收藏的那个龙凤青觥,他经常凭着记忆在随手可及的纸张,比如报纸、讲义、课本上画下龙凤觥的轮廓纹饰,常常画着画着,脸上会露出陶醉的笑容。杨姓教员的“痴迷”行为很快引起小学校里一位校长助理的注意。
这位校长助理在平时在小学校里没有什么具体工作,他更像个政治辅导员,总是留意师生的一言一行。人前从不多说话,但大家都能看出来,这个校长“有来头”,因为就连新任校长见了他,都要毕恭毕敬。原来这位助理就是现任县长安插在小学校的耳目。除了监视师生的思想活动,防共反共,协助日军发现各类文物线索、搜刮民间财物也是其主要职责。嗅觉灵敏的助理揣摩了杨姓教员的种种可疑之处,马上向县长提出了刑讯逼供的建议。于是,这位教员很快被伪军以通共嫌疑抓走了。
杨姓教员被打断了双腿,他就是没有提到龙凤觥的线索。邀功心切的县长思来想去,密令伪军中的特务拿着杨姓教员画的那些龙凤觥草图赶往三家庄。伪军搜查出了杨姓教员住处地窖里埋藏的那些青铜爵。又拿着杨姓教员画的那些龙凤觥草图,要杨家人交出藏匿的青铜觥,还欺骗杨家人,是杨姓教员交代特务们来取青铜觥的。
杨家人知道亲人已经凶多吉少,但出于对特务汉奸抢夺民间财产的痛恨,他们坚持否认拥有龙凤觥。于是 汉奸们以隐藏共产党游击队的罪名抓走了杨家老小。伪军当着儿媳妇的面殴打老公公,还威胁要把五岁的男孩扔去喂狼狗。杨姓教员妻子面对威胁,不得已说出了龙凤觥的下落。安阳县长得到了这件青铜器,准备交给日本人。
县长的助手是燕京大学毕业生,是东北人,他对青铜器有些研究。他告诉县长,这个龙凤觥是无价之宝。中国人应该收藏中国人自己的文物。县长大人最好趁日本人没有注意,把这件国宝收藏起来。
县长就问这个龙凤觥值多少钱。助手说这个觥的价值不能用钱来计算。此觥的形制特别,它同已出土的以层层叠叠的线条把龙、凤形象加以抽象化不同。它采用圆雕和深浅凸凹的浮雕,再配以极精细的几何纹构成的图案,庄严凝重地塑造了古代龙凤的立体形象,既夸张神秘,又写实立体,蕴含着深厚粗犷的原始张力和艺术的细腻之美。
“这个龙凤觥是目前已知的所有以动物做器型的青铜觥中,规制和等级最高的一类。应该是商代王候使用的酒器。”
助手的解说令县长大喜过望。他从此将这件宝贝锁在办公室的保险柜中,秘不示人。更不用说将它交到日军手上,那肯定是舍不得呢。他当场答应了大学生的另一项提议,将杨姓教员一家释放。
但是令助手没想到的是,县长将龙凤觥据为己有后,不但没有将杨姓教员一家人释放,还密令手下将其一家四口杀害了。
大学生助理非常痛恨县长的心狠手辣,也担心自己有一天同样会被县长杀人灭口。经过周密的计划,他趁着某天县长上医院做牙科检查,潜入县长办公室打开保险柜,盗走了那个龙凤觥。大学生为了顺利逃出河南,临走时给县长留下字条,大意说只要县长派人抓他,他就把其杀人夺财的事给捅出去,要是日本人知道了,县长大人就会小命不保。
这个警告起到了效果。校长从医院回来后,发现龙凤觥被盗,虽然恼恨万分,但是担心日本人追究,于是没有派人追捕大学生助手。
县长的助理来到上海,在虹口一家古董铺子找到了工作。古董铺老板很欣赏这位新来的店员,还帮他介绍了店铺对面石库门里的亭子间租住。这样,这位前安阳县长的助手带着他的龙凤觥在上海安居下来。





1940年10月10日晚上,伪上海市长傅筱庵在其官邸----虹口圈子一所花园洋房内熟睡之际被人砍下了脑袋。傅家仆从有30多人、保镖20多人,竟管所有侍从都是傅筱庵的心腹,有的甚至随侍其左右十多年以上。而且傅市长官邸警卫森严,层层把守,傅的尸体居然在第二天凌晨才被人发现!日本军部极为震怒。为了追捕凶手,日军对官邸附近所有民区进行了大搜查。安阳县长助理租住的亭子间正好位于日伪搜查范围之内。虹口地方当天封锁,县长助手因为有家难归,只能暂住店铺。当他第二天拿着老板为其申请来的临时通行证回到住处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藏在亭子间床下的龙凤觥不见了!
因为担心警察会为这件国宝而进行追赃搜捕行动,为了自身安全,这位东北籍大学生当天便离开上海,逃到广州去了。
但是他的预想并没有发生。当时的76号特务机构配合日军搜捕凶手的行动只是军事层面上的。在当天的搜捕行动中,一个小头目在亭子间的床下,无意间搜查到了那个龙凤觥。他估计这是件古董,而文物值钱,所以他就“顺手牵羊”私藏了它。他已经不止一次这样干了。因为当时的特务人员经常借搜查的机会“顺”走被搜查人家金表、首饰、瓷器之类的财物。而迫于76号令人闻风丧胆的名声,特务们的这些行为一般也没有人敢投诉。  





这个小头目有一天心血来潮,想知道他私藏的一些古董的价值,于是将他家里“积攒”的这类古董带到一个古董铺去问价钱。没想到老板对他带来的其他古董不屑一顾,唯独对他拿来的那个龙凤觥开出了1000大洋的价格。在他诧异的时候,好像生怕他不愿出让,老板居然提议,真想卖的话,价钱还可以商量。这个小头目于是明白了这个龙凤觥的价值。他决定将这个宝贝奉献给顶头上司李士群,作为将来升官发财的敲门砖。





李世群收下这个龙凤觥后,请来了一位文物专家鉴定。专家断言这是中国商代最高等级的祭祀酒器。从其形制、规格、艺术、工艺等方面向李世群做了详细的讲解。专家临走时强调,这个龙凤觥完全可以同民国政府30年代在安阳殷墟出土的那些青铜器精品媲美,是一件价值连城的国宝。
李世群正为傅市长被杀事件弄得焦头烂额:虽然76号配合日军封锁上海,重点搜查了虹口傅市长官邸附近的所有民宅、对相关道路实行临时通行制度,却始终没有抓住潜逃的杀人凶手。他为此承受了日本军方的巨大压力。为了得到南京方面的宽慰,李世群派专人赴南京,将这件龙凤觥送给喜爱文物收藏的汪精卫老婆陈璧君,请她通融化解日方猜疑。陈璧君收到了这件龙凤觥,果然喜出望外,亲自出马向日方说情,化解了李世群由于傅筱庵被杀面临的尴尬处境,保住了76号主人的位置。





话说日军驻安阳宪兵队虽然按照事先获得的相关情报,有计划劫掠了安阳民间及殷墟出土的许多青铜器精品。但那个龙凤觥因为是新近出土的零星文物,不在明确的搜刮清单中,因此日方对这件龙凤觥的存在并不知晓。
1944年11月10日,汪精卫在日本病死。汪精卫的尸体被送回南京,很快举行了葬礼。办完丧事,陈璧君带着一群亲信,回到了广东。伪广东省省长此时已换了她的妹夫褚民谊,陈璧君还想凭借这层关系继续维持在广东的统治。
喜爱收藏的陈璧君在1945年春节期间的一次晚宴后,向几位来访的日本财阀展示了这件龙凤觥,这件宝贝便在日本收藏界引起轰动。远在日本的住友家族在某个场合向日本军部表达了深深的惋惜。





1945年5月,陈璧君外出拜见日本官员。有不明身份者潜入其公馆,制造了火灾现场,趁乱盗走那个龙凤觥。此次火灾仅使陈公馆的客厅烧了一半,陈却惊出一身冷汗。她以为是国民党军统派人刺杀她。由于当时战争的进程对日军极为不利,她已经感到手足无措,所以她对家中丢失了龙凤觥并没有给予太多的重视。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来,陈璧君立即将一些贵重物品打包装箱,随时准备出逃。大约过了半个月,军统人员设计诱捕了陈璧君、褚民谊,还将陈璧君随身携带的贵重物品,全部收缴,用一架军用飞机连同陈、褚二人押往南京,关进宁海路25号看守所。陈璧君开始了她的囚徒生活。
据传,龙凤觥后来由日本军部从广州护送回日本转交给了住友家族成员。住友家族对天皇陛下和大日本皇军表达了由衷的谢意。随后捐出了巨额资金以支持大日本帝国的军事行动。天皇和日本军部都对住友家族的爱国行为表示了赞赏。
作为在抗战中力主对日本和平的陈璧君,也是中国的头号女汉奸,日本军部派人潜入其府邸盗取龙凤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是汉奸的利用价值毕竟是有限的,当年为日本拼死效力的76号特务机关头目李士群就是在上海百老汇大厦冈村家里的家宴上吃了一盘牛肉饼后中毒身亡的。制造一起并不严重的火灾,顺手盗走一件日本财阀渴求的青铜觥,在日本军部眼里又算多大的事情呢?
说到同这起盗宝案有关的住友家族,就不得不谈到住友财团。它是日本战前的四大财团之一,其掌门人住友春翠从1899年就开始搜集中国古代青铜器。大约在中国庚子之乱后,住友春翠仅在1902年就一次性的购买到近16件中国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精品。这批藏品中最有名的就是那件闻名世界的虎食人卣。这是他花费了4000大洋,从一位日本古董商手中购得的。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住友春翠还收购了中国著名青铜器“梁山七器”中的大史友甗,从此奠定了他在日本收藏界高山仰止的地位。



住友春翠死于1926年。他的后代继承他的收藏野心,不遗余力地在中国搜集青铜器精品。从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直到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住友家族在14年的时间里,凭借强大的财力和在日本军政界庞大的人脉资源,从中国战场得到了巨量文物精品,这其中就包括了很多国宝级的青铜器皿。这件来自中国安阳的龙凤觥,只是其中最出名的精品之一。
日本战败后,美国军队开始驻扎其本土,迫使日本制定了“和平宪法”,暂时冷却了其国内军国主义的狂热。住友家族从中国掠取青铜器的渠道当然也随之彻底中断了。这个家族开始调整文物收藏计划。他们聘请著名的日本文物专家,专注于家族收藏的中国商周青铜器的系统整理、归类和研究。这些专家编写了住友家族珍藏商周青铜器精品目录和图册。不仅如此,在住友春翠去世大约三十多年后的1960年,住友家族在日本京都鹿谷建立的泉屋博古馆落成并开放,实现了住友春翠毕生的理想。博古馆成为中国以外最精美的商商周青铜器聚集地。只是这些琳琅满目的精美青铜器,总让前来参观的中国人感到一种怅然若失的情绪。在这些瑰丽的青铜器藏品中,人们并没有发现那个龙凤觥的身影。有人说这是因为二战后盟军占领日本时,中国国民政府代表曾根据陈璧君提供的线索,提请盟军司令部强制日本收藏家归还抗战中掠夺的青铜器文物。其中一项清单目录中就包含这个龙凤觥。而盟军方面根据中国代表提供的线索,认为这属于盗窃而非“战时劫掠”。此件龙凤觥的追索最终同中国代表追索的其他大量战时失踪文物一样不了了之。





也有一种说法是,为了不那么“节外生枝”,住友家族在战后公开的展品中隐去了一些可能会揭露其家族同日本军部幕后交易的阴暗历史。还有人说,住友家族的一些青铜器精品已在战后被被美国占领军强行收缴后不知去向。
顺便说一下陈璧君后来的情况,1946年2月,陈璧君同褚民谊、陈公博等人乘囚车离开南京到苏州,被押入江苏高等法院看守所。1946年4月16日,江苏高等法院公审陈璧君。江苏高等法院检察官经多次侦查,以汉奸罪对陈璧君提出检控,列举她五大罪状。陈璧君拒不承认自己是汉奸。反而与检察官展开针锋相对的舌战,矛头不时指向蒋介石。4月22日下午,审判长在法庭上宣读了对陈璧君的判决书。
1949年4月,苏州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全面接管苏州后,陈璧君从狮子口监狱移解到公安局看守所。 7月1日,上海解放以后,陈又从苏州解押到上海提篮桥监狱。1959年,陈璧君在狱中身患重病,没过多久就病死在监狱医院,终年68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22-11-28 11: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这些事情不是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22-11-28 11:3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一件文物都有一个流传的故事。这都是根据合理的逻辑推导出来的情节。因为有些文物都是永远不会出现在市面上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方窑

GMT+8, 2025-4-9 12:39 , Processed in 0.09023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 www.veikei.com】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