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方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0|回复: 1

礼玉文化 周代 | 玉器如何为政治服务

[复制链接]

2

主题

2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2-12-2 14: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周代,是礼玉文化的创始。周代的统治者在总结了殷商被灭亡的原因和教训之后,产生出周人自己相对应的一些治理方式,规范了一套礼仪文化,这就是《周礼》的出现。

《周礼》的出现破除了此前神权至上的观念,开始了对人自身努力的关注。周代对敬德保民的敬畏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那么,在思想文化上的转折又赋予了西周时期玉器文化怎样的独特内涵呢?
<hr/>玉器,在《周礼》中规定了不同的玉有不同的地位,使玉器成为等级差的一个标志。当玉器成为了等级差,它就赋予了强烈的政治色彩,商时期的宗教观进一步政治化,开始为政治服务。
对于祭祀呢,礼仪上用玉,做了一个规定。
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壁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周礼》



礼天-玉壁



礼地-玉琮



礼东方-玉圭



礼南方-玉璋



礼西方-玉虎



礼北方-玉璜

天地四方,指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中国古代的文献中,记载这方位都按这个顺序,天 地 东 南 西 北。
古人认为,玉有祥瑞、辟邪之用。所以我们上期讲了“瑞”这个字,就作为了信用体制的一个确切的实物、证据。国家最高的权力是用玉玺表现的。过去我们个人的很多信念,也是以盖章的形式来表明。
知识小插曲:秦统一后,确立玺印制度,规定帝后印章称“玺”,其余均称“印”。据《汉官旧仪》记载:“皇帝六玺,皆白玉螭虎钮。”还记载:“皇后之玺,文与帝同。皇后之玺,金螭虎钮。”螭虎是一种神话动物,像龙有耳无角,用螭虎做钮表示君临天下,威服臣官的绝对权威。)
以玉为信也。——《说文》
用玉来表示诚信。
为什么形成这样一种玉文化呢?它主要是要沟通人与自然之间的一个关系,人与人之间最虚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诚信。
道德、诚信,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怎么来表达呢?则需要一种礼仪感,将玉器的玉文化提炼出来,把它具象化,变成礼。这个道德理性在国家制度中称为礼制。
我们历史上有大量的名章,尤其汉代以后的名章都是国家非常重要的文物。找到了历史上重要人物的一个证据。(后续文章讲到汉朝的时候会细讲玉章的特殊功能。)
<hr/>由于人对神的未知,古人常做一些礼仪去祈求风调雨顺。一旦下雨的时候,我们就认为上天遵守了信用,所以就叫做“祥瑞”。
“天降祥瑞”、“瑞雪兆丰年”
说的都是人与自然之间沟通了,能够遵守这种信誉。后来,人与自然的这些关系,就引申为人与人之间、君与臣之间的一种信任关系。
1992年国家在山西晋城开掘了19座晋候大墓,其中最多的一个墓,出土了玉器800件。在此之前,西周的玉器在中国的玉器发展史上,是实物比较少的一个时期。直到晋候大墓的发现改变了我们以往的认知。



西周 玉马,高5厘米,宽7.7厘米婉转柔和的双勾阴线云纹表现马的肌理轮廓兼具写实与装饰之美

​商代妇好墓出土的马为片状形的;
西周玉马呈静态,圆雕立体;
汉代以后的马都呈动态状。



东汉 马踏飞燕1983年10月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

马可以运输、耕地、战争。在奴隶社会,在封建社会早期的时候,马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动荡社会中战事是重中之重,在国与国之间发生冲突时就要打仗,马在那时候可以视为兵器,相当于我们后来战争中的坦克、军舰、飞机。
在当时,马是移动速度最快,最有力量的一个兵器。所以马在漫长的中华文明中得以崇高的一个尊重。我们今天遗留的话就是你立下了“汗马功劳”,就是这么来的。
<hr/>中华民族,是一个酷爱厚葬的民族,尤其在汉代以前。由于古人这种厚葬的丧葬制度,得以我们看到了几千年前非常重要的一个灿烂文明。
圭在左,璋在首,琥在右,璜在足,璧在背,琮在腹,盖取象方明神之也。——《周礼》
中国人用玉殓葬,是一种文化。原因是什么呢?
其一是,古人认为玉是致密的、温润的,它有特殊的防腐功能。玉可以防止人的灵魂出窍,保证肉体不腐。(所以我们后续文章会讲到玉塞。)
其二是,玉可以炫耀财富。
晋候大墓中还出土了特别重要的东西,几乎每个墓穴中都有,叫“玉覆面”。就是把玉器根据人的五官的位置缝在一个丝绸上(或麻布),蒙在死者的脸上。



西周 缀玉覆面,置于墓主头部

玉覆面带来了另一种文化,用玉来覆面,延续到后来,用金属。比如辽代人很喜欢用金属做一个覆面盖在脸上。
西周时期,玉器的佩戴出现了一个特殊的形式——组佩。



西周 玉组佩由玉璜、玉珩、玉管、料珠、玛瑙管等组成共有204件,整个玉组佩展开长达2米

组佩之间,要依赖一个东西,叫玉璜。玉璜在组佩中起平衡之意。
行步则有环佩之声。——《礼记·经解》
走路的时候,玉佩之间互相碰撞,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动作幅度大,声音响则不雅。)佩者就需注意个人的仪表言行和风范。(题外话:这是阿糖认为当今翡翠界常说的“人养玉、玉养人”,最好的依据。人与玉相辅而行,遵玉礼,“养”的是人的品德。)
为什么要有这种组佩的出现呢?就是限制人的行为。(下期细讲组佩的特殊预警功能。)与礼相伴的是乐,乐由中出,礼由外作,两者相辅相成,追求视觉与听觉的和谐之美。


周代以德治国,制礼作乐,是中华礼仪文明的奠基。《周礼》的诞生是古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使整个社会从尊神尚鬼、迷信巫术走向礼治、德治,成为对后世颇有影响的伦理道德规范,传承千载的中华文明的根基。
<hr/>本文编辑:李糖
下期文章,我们将继续了解到:
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发展孔子提出的德玉文化谷纹壁的出现曾候乙墓创下了哪些中国考古之最
<hr/>中华玉文化源远流长,阿糖才疏学浅,仅以了解到的部分内容与大家一同学习重温,感谢阅读。

图片来源:山西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院
<hr/>微信公众号:澄玉
中国传统玉文化分享,期待与你交流

http://weixin.qq.com/r/Yi6qspnE9cSKrd3R93tw (二维码自动识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

帖子

2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0
发表于 2025-5-5 12: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围观 围观 沙发在哪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方窑

GMT+8, 2025-10-12 05:32 , Processed in 0.11108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 www.veikei.com】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