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方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5|回复: 1

魏晋南北朝—玉器发展的低谷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12-28 14:5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纷起,政权更替频繁,处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玉文化的发展受到了抑制。尤其是曹魏文帝下令禁止使用玉衣,致使葬玉一落千丈,仅为趋向写实而又简括的玉豚、玉蝉之类的玉雕,在有限的范围内流行。
此时佛教乘战火烽起、生灵涂炭之机,深入民间,扩大影响,促使玉工艺转向新领域,以和田玉雕造 佛像或引进玉佛,在民间以曲阳白石和黄花石替代和田玉造“玉佛”供养。总而言之,在这一时期,玉器工艺比两汉显得萧条,传世或出土玉器也寥若晨星,做工也显得简略朴素,精工者极少。表明古代玉器史已由高度发达的、处于巅峰地位的两汉玉器工艺,渐渐向它的低谷滑落。同时又出现了向新功能、新领域转化的萌芽。



△:故宫博物院 南北朝云虎纹玉璜

魏晋南北朝玉器的总体面貌及格局,表现在两个方面:
(1) 当时是介于以传统风格为主的汉代玉器辉煌期,至开放的唐代玉器高峰期的中间低谷期。
(2) 当时从商周、秦汉以来,中国玉器以礼仪用玉和丧葬玉为主的古典玉器传统,至唐宋玉器逐渐以装饰玉、实用鉴赏玉为主的中古风格的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的玉器,较为重要的考古发现是湖南安乡的西晋刘弘墓和江苏南京的东晋高崧家族墓。根据这两处的出土玉器以及一些零星发现的玉器,这一时期的玉器,大致可以分为礼仪用玉、丧葬用玉、日常用玉、装饰用玉等几类。



△:故宫博物院 南北朝朱雀纹玉珩

礼仪用玉主要是璧。丧葬用玉以玉琀蝉和玉握猪为主,但材质和琢工大打折扣,滑石猪大量出现。日常用玉种类较多,玉杯、玉卮、玉樽和玉盏等玉容器的流行,应是当时社会高层嗜酒风尚的真实反映。装饰用玉有玉剑饰、韘形佩、组玉佩、系璧、龙凤形玉佩等种类。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魏晋玉龙形佩

统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玉器,形制简单,琢工简略,用途简化,多数器物的造型和纹饰,延续汉代遗风,且逊色不少。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玉文化处于由古典向中古演变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创新并形成了对后世产生深刻影响的两大类玉器:
第一类就是汉白玉佛像等体现佛教信仰的玉质造像和法器;
第二类是贵族腰间扎系的玉带,以玉带銙下附着穿孔环(可悬挂物件)的蹀躞带为主



△:上海博物馆南北朝 龙纹玉带板

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社会战乱不断,但文化却迸发出新的生机,多元文化的共存,这意味着文化向深刻综汇迈进。作为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玉文化,在此一时期发生了深刻的转变。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玉器与玉文化的研究,可以清楚地发现玉器与玉文化,和整个时代的脉动息息相关。



△:魏晋南北朝时期玉器

从玉器本身来看,它可借助其光润莹洁的肌理质地,展现其独有的象征意义;借助造型结构、纹饰图案,表达使用者的文化观念,诠释设计者的思想内涵,展现制造者的匠心独运,正所谓既是技术的艺术,又是艺术的技术。从时间层面来看,玉器既传递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信息,又反映了当时社会和个体的文化精神追求。
从空间层面来看,玉器融合汇聚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并把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文化思想、社会发展、历史变迁提炼凝聚在玉器艺术创造的瞬间。从文化层面来看,玉文化既是儒释道观念、魏晋玄学、哲学宇宙观、礼仪制度等多元文化的艺术展现,又与经济水平、科学技术进步密切息息相关。 魏晋南北朝时期玉器与玉文化发展遵循着“传承、摒弃、吸收、融合、创新”的历史演进规律。

觉得不错,分享一下吧!



(声明:本文仅限于交流,不用于商业用途。图片及文字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运营人员,进行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

帖子

2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0
发表于 2025-5-17 06:5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围观 围观 沙发在哪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方窑

GMT+8, 2025-10-12 17:35 , Processed in 0.14969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 www.veikei.com】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